《伤寒论》针灸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huo197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医家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成医学典籍——《伤寒论》,开创了中医学的辨证论证的体系,被后世誉为“医门之圭臬”、“众法之宗”。仲景十分重视针灸治疗,书中的针灸理论,内容独树一帜,继承、丰富和发展了东汉以前针灸学理论,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伤寒论》整个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从三部分对《伤寒论》针灸理论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探讨六经辨证与经络学说的联系。六经辨证源于《素问·热论》之六经分证,对六经病证的分析,可见六经分证是以经络病理为主,经络是六经分证的基础。从《伤寒论·伤寒例》、六经辨证的“之为病”与六经分证的内容比较来看,《伤寒论》六经辨证(?)有经络辨证。《灵枢·经脉》内容标志着经络学说的成型,研究六经辨证与《灵枢·经脉》的联系,可见《灵枢·经脉》的经络理论对六经辨证的指导作用。从六经辨证范围的拓展、六经传变的发展、治则治法的丰富、对足六经理论的发展以及“关、阖、枢”理论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伤寒论》六经辨证对《内经》理论不仅有继承,更有发展。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研究分析,得出六经辨证是在《素问·热论》之六经分证基础上,《内经》经络学说指导下,把外感疾病发展过程中各阶段出现的病证,按经脉病的性质特点加以归纳、分类,从而进行分经论治,形成了机体整体观念的辨证论治体系,是经络学说在针灸学科以外的最具意义的临床应用。 第二部分,将《伤寒论》中有关针灸的条文进行整理、归纳,从其所体现辨证论治的思想、针药并用的思想,以及善用特定穴的取穴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既有对古代针灸、经络理论的总结,又体现对后世针灸临床的启发和指导。论文收集一些现代实验研究,试图从现代医学、生物学等角度来证实《伤寒论》中的针灸临床取穴、治疗,用现代医学微观研究说明古代医学整体观念辨证治疗的正确性、科学性。 讨论部分,“热证禁灸”观点自古以来存有争议,究竟“禁灸”还是“可灸”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与探索;《伤寒论》“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剌”启发并指导了后世针刺治疗痢疾;关于论中有些条文仅提及经脉名称而均未指出具体穴位,实际上是本条经脉的原穴。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我院周边人群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检查甲状腺功能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
综述了阳离子电解质聚乙烯亚胺在湿部化学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聚乙烯亚胺的结构和特点以及其作为助留助滤剂、阴离子捕集剂、增湿强剂等多种湿部助剂的作用机理和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小区拔地而起。居住小区的绿化建设作为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净化空气、美化家园、弱化污染,改
洪水分期的确定、设计洪水的计算以及水库调度方式的研究,是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时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应用当今世界各个学科前沿研究课题的最新理论——分形理沦,首次用分维
<正>数据中心是各种业务的提供中心,是数据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交换的中心。近年来,由于需求庞大且与日俱增,数据中心正在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新兴产业,成为新一代
跨入新世纪,环境污染逐渐发展到空前严重的程度,并引起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环境会计开始成为国际会计界最热门也是最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各方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前完全由国家承担项目风险 的建筑工程已开始逐渐转向利用保险等风险管理手段来分担项目风险。这是社会发展 的需要,也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其他各个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有限单元法也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计算方法。它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值模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们离不开水。面对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实,如何在法律上界定水权,是一个无法回避又极端重要的话题。水权的概念是什么?它应当具有什么内涵和外延?水权是何种
参照Y.London方法,用牛的新鲜坐骨神经制备髓鞘碱性蛋白(MBP),并对所提取的MBP进行生化及生物活性鉴定,测得MBP的分子量为14400~20000道尔顿之间,用所提取的MBP免疫新西兰白兔,观察临床表现并行病理检查,10只兔子有7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