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方药特点分析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nengxian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处方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病辨证用药的相关特点,为中医论治本病提供更多的思路及方向。方法:本研究入选病例资料均来自2019年09月至2021年09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三科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使用WPS Office Excel录入患者的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血压值、中医诊断和处方用药,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使用WPS Office Excel统计绘图;系统聚类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对高频药物(频率>1%)分析得出谱系图,提取出常用药对和药物组合;药物关联分析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进行网络可视化,得出核心处方。结果:1.本次研究中共291例患者,其中有164例女性,127例男性,女性患者人数占比总体高于男性,其中除<45岁年龄阶段男性发病人数较女性多外,其余年龄阶段女性发病人数均多于男性。其中,55-64岁年龄段,患者人数分布最多,有82例,人数最少的是>74岁年龄段,仅7人。2.患者初测血压值统计中:1级高血压153例,占比52.58%;2级高血压65例,占比22.34%;3级高血压46例,占比15.81%;单纯收缩性高血压27例,占比9.28%。使用中药后保持正常血压值患者有26例;1级高血压患者有149例;2级高血压患者有59例;3级高血压患者有22例;单纯收缩性高血压35例。3.统计本次研究中药使用情况筛出共409首处方、250味药物,出现频次≥10次的药物有118味,其中出现频率前10位的药物为天麻、白术、龙骨、牡蛎、半夏、川芎、葛根、陈皮、杜仲、茯苓;药物四气主要有温性、寒性,累计频率61.63%;五味占比居前三位的是甘、苦、辛,累计频率82.64%;药物归经主要为:肝经4517次、脾经3541次、心经2693次、肾经2427次、胆经2279次、胃经2109次、肺经2083次,共占90.81%;药物功效分类主要是:补虚类2023次、平肝熄风类960次、活血化瘀类915次、安神类708次、清热类707次,累计频率63.66%。4.对高频药物(频率>1%)聚类分析得出:常用药对13对,常用药物组合5组5.对处方用药关联分析得出核心处方由天麻、龙骨、牡蛎、半夏、陈皮、葛根、茯苓、白术、杜仲组成。结论:1.本次研究中,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使用中药四气以温、寒为主;药味主要是甘、苦、辛;归经主要归肝、脾、心经;功效类别以补虚类、平肝熄风类、活血化瘀类、安神类为主。2.本次研究中,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常用药对为龙骨-牡蛎、半夏-白术、陈皮-茯苓、柴胡-枳壳、茯神-远志、白芍-百合、杜仲-牛膝、黄芪-桂枝、黄连-薏苡仁、天麻-钩藤、川芎-当归、酸枣仁-黄芩、甘草-菊花。3.本次研究中,常用药物组合为龙骨-牡蛎-茯神-远志-白芍-百合-首乌藤、杜仲-牛膝-益母草-黄精、黄芪-桂枝-白术-半夏-陈皮-茯苓-黄连-薏苡仁-葛根、柴胡-枳壳-川芎-当归、甘草-菊花-丹参。4.本次研究中,核心处方由天麻、龙骨、牡蛎、半夏、陈皮、葛根、茯苓、白术、杜仲组成。
其他文献
目的:在运动疗法基础上,通过观察头穴丛刺结合推拿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探讨头穴丛刺结合推拿疗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康复一门诊及病房中收集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60例,采用中央随机系统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人。两组患者均接受康复科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头穴丛
学位
目的:将影像学技术与传统医学结合,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神门穴和非穴脑功能激活区变化情况并进行相互比较,研究针刺神门穴激活脑区的特异性与其临床主治疾病的关联性;对比神门穴针刺前、后脑功能激活区低频振幅(ALFF)变化,从针刺的不同时态深入探寻神门穴的脑神经作用机制,对比分析针刺即时效应和针刺后效应的中枢差异,为针刺腧穴特异性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为针刺的临床腧穴选取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
学位
目的:为推进针刺理论现代化应用,本研究基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 MRI)研究针刺悬钟穴引发的脑效应机制。观察悬钟穴及其非穴在针刺状态下脑功能激活区的分布,分析两者引起的脑激活区差异性指标与临床主治疾病的相关性;比较悬钟穴在针刺前后低频振幅(ALFF)指标变化情况,探索针刺腧穴后效应的中枢机制。方法:依据纳入标准,选取2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者。使用飞利浦3.0T双源双
学位
目的:观察火针对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Nrg1/ErbB2信号通路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54只SD雄性大鼠利用SPSS软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模型组(n=18)与火针组(n=18)。模型组与火针组进行坐骨神经钳夹损伤造模,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不做钳夹处理。火针组取环跳、委中穴于造模成功后24h进行火针治疗,每两日1次,治疗周期为14d,共治疗7次。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仅进行与火针组同样
学位
目的:探究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中医证型与其超声影像的相关性,为HT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的辨证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医辨证的精准性,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方法:选取2020年10月01日至2021年03月12日期间在我院超声科就诊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68名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HT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根据中医四诊信息确定患者所属中
学位
目的:基于知信行模式,研制《血液透析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知信行调查问卷》,应用该问卷与临床报警疲劳量表调查血液透析护士医疗设备报警疲劳程度及其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降低血液透析护士报警疲劳程度,促进其职业健康发展;为临床报警疲劳管理及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和依据;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安全。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问卷条
学位
目的:探究刮痧疗法改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痛、腰椎功能以及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对比全息经络刮痧法与传统经络刮痧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为刮痧治疗LDH的精细化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符合纳排标准的106例LDH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病人给予LDH常规治疗与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实施传统经络刮痧干预;C组在A组的基础上实施全息
学位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周亚滨教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状态的医案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周亚滨教授的临床诊疗经验,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和整理自2020年12月-2022年01月期间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亚滨教授门诊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状态患者的门诊资料169例,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和数据挖掘方法,对患者基本信息、症候和方药进行统计
学位
目的:基于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结合中医学理论,探讨针刺三阴交穴与对应非穴激活脑区的分布特点;通过对比针刺三阴交穴与对应非穴所激活脑区的不同,验证针刺腧穴的特异性;并进一步对比三阴交穴针刺前静息态、针刺态、针刺后静息态ReHo值的变化,分析三阴交穴不同时态的针刺作用效果。为针刺三阴交穴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视化”的循证依据。方法:依据试验标准,选取18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作
学位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2、ICAM-3的干预作用,掌握补肾生血法的临床效果及肾阴虚、肾阳虚两种不同证型的治调差异,探讨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障造血黏附行为的影响。方法依照排纳标准,纳入CAA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肾阴虚型16例,肾阳虚型18例)和对照组33例,招募健康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治疗组采用补髓生血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再造生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