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言语幽默的研究,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大多从三个角度出发,即认知语用学研究,认知语言学研究以及多学科、多理论视角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理论来解读幽默,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相结合,论证其两者之间的互补关系,研究两者在言语幽默中的认知模型,成为众多学者的心头所好。对于在言语幽默中两者形成的语用认知工作模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这就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盛景。 笔者赞同两个理论在进行言语幽默解读时,某种程度上有互补性;但是认为到现在为止众学者提出的两者形成的语用认知工作模型,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一个新关联整合模式来解读言语幽默。 在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互补性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早期关于幽默的语用认知工作模型的优点,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关联整合模型,用以清楚地揭示言语幽默理解的认知机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 (一)在概念上,笔者创新性地提出关联和一般语境空间这一新概念,这既是言语交际中的总原则也是解读言语幽默的前提条件;同时,还创造了共享空间概念,此空间是由两个输入空间和一个凸显认知语境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态反射域;最后引用王文斌教授的冲突空间概念,并赋予其新的含义,在此空间中听者通过不间断的返回共享空间获取与之相关的反馈信息,来判断这些假设正确与否。 (二)在幽默解析过程中,各个空间之间单向和双向的投射与反射,都有着明确的标识,凸显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共享空间中,通过听者的推理,一些具有一定幽默信息的假设逐步形成并被投射到下一个冲突空间。在冲突空间中,听者排除掉一些不合格的假设后,最佳假设浮现并投射到整合空间。成功解读幽默的假设与言语的字面信息相整合,新显结构产生,幽默效果也随之显现出来。 为了验证该模式的有效性,笔者将该模式运用于语料的分析。文中所用语料选自黄西在2010年单人滑稽喜剧表演中的台词。正如分析结果表明的,首先关联和一般语境空间中的内化知识和关联原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凸显认知语境空间显得尤为重要,即使听者和说者之间有相似的背景知识,对于特定语料相关知识的缺乏也会使听者解读不出幽默;再者,新关联整合模式中的三个步骤缺一不可;最后,笔者认为新显结构是合成空间的一部分,不能脱离于合成空间。四个例子的成功解读表明新关联整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能比较清楚地完整地揭示英语言语幽默解读的认知机制。本文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认知理论在言语幽默中应用,并使人们更好地去解读言语幽默,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且也表明在英语言语幽默理解的认知机制上有一定的完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