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背景下,科学传播已经进入新的范式,网络问答社区的兴起是显著标志之一。而我国目前科技传播人才仍然存在着重大缺口,探索新媒体背景下科普文本的内容特征,有助于培养专门的科普人才。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变成了新媒介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公众从之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寻求科学事件中的解释,科学传播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在传播过程中呈现了高度的互动性,同时,新媒体中的科学传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于知乎自然科学类问题下的答案文本进行分析,通过建构类目和测量单位,对科普文本的内容进行量化,发现完整性、客观性、专业性、个性化、感性化、形象化都有随着排名的下降而下降的趋势。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完整性、形象化和专业性对于科普文本的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研究对于知乎作为科学传播与普及在新媒体的最大平台进行了分析,并从线性回归方程的三个因变量展开进行讨论分析,以期对科普文本的创作和科普作者的培养进行指导,认为科普创作应该遵循构建科学逻辑框架-填充专业科学事实-文本形象化加工三个阶段的步骤。科普作者的培养则需要以科学逻辑思维为核心,结合在社交问答平台上的实践训练,并应以成为意见领袖为自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