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中村问题是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虽然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全力推动城中村改造,但是城中村改造进展始终缓慢;究其原因是在城中村改造决策阶段和策划初期,没有妥善处理好改造项目选择、改造模式与改造路径选择等决策问题。本文旨在以城中村可改造能力测度与改造路径选择为线索,设计一套符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要求的城中村可改造能力测度与改造路径选择方法,以期提高地方政府的城中村改造决策质量。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城中村形成分析(构建城中村系统动力学模型)、城中村改造路径分析与选择(基于城中村可改造能力测度及聚类分析)等方面。论文对城中村形成与维系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界定了与城中村相关的概念,系统分析了城中村形成与维系的5项城乡二元制度差异、政府等的10项行为动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城中村系统动力学模型;剖析了城中村问题的现状特征、现有改造模式与改造路径的困境。对城中村可改造能力测度与改造路径选择方法进行了架构。分析了城中村改造的项目属性特征,提出了城中村可改造能力测度与改造路径选择的思路;分析了城中村改造内、外部影响因素,构建了城中村可改造能力测度的概念、理论模型、指标体系及方法;提出了多维度的城中村改造模式分析方法、改造模式与改造路径选择与匹配方法,优化了改造方案编制流程。对广州市城中村可改造能力测度进行了应用研究。分析了广州市城中村的分布情况、形成情况以及既有的2种分类与特征;选择了广州市城中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收集了90个城中村有效样本的基本情况、三资规模、社会需求情况等的原始数据;计算了广州市城中村可改造能力综合指数;验证了可改造能力测度指标体系与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运用K-means聚类法将广州市城中村分为了5类。对广州市城中村改造路径选择进行了仿真研究。明确了城中村改造的一般原则,分析了广州市城中村可行的改造路径,基于聚类分析提出了城中村分类改造的多元化改造路径与用地模式;并对地方政府的城镇化用地策略、城中村改造策略进行了仿真模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中村全面改造建议;提出了以智慧城中村建设与运营作为城中村改造路径的创新性综合整治方式与建议。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城中村可改造能力测度与改造路径选择的理论与方法,将4M1E、鱼刺图、价值工程、WBS等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K-means聚类法、智慧社区理论与技术等引入到研究中来,丰富了城中村改造领域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城中村系统动力学模型,城中村可改造能力测度模型,城中村改造模式与改造路径多维分析、选择与匹配方法,智慧城中村系统模块架构;并以广州市城中村为例进行了可改造能力测度的应用研究和改造路径选择的仿真研究,以期能充分利用好城中村这一资源,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要求下的城中村改造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