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类网络谣言的传播与防控——以“打针西瓜”网络谣言为例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moz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类网络谣言是与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的网络谣言,谣言内容以食品安全信息为主,谣言的生成和扩散以互联网作为传播渠道。“打针西瓜”事件从2006年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直至2012年再次在网络上大范围扩散,是典型的食品安全类网络谣言。一般情况下,像“打针西瓜”一类的网络谣言,只要有出现问题的食品、出现的问题、食用的后果就足够形成一则完整的、有可能被迅速扩散并带来一定影响的食品安全类网络谣言。食品安全类网络谣言之所以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一方面缘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网络这一高效、互动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缘于造谣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匮乏而又渴望引起大众关注。在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中,传谣者的角色意识缺失、信息饥渴、社会抗议、情感宣泄、安全需要、沉默的螺旋效应等各种原因相互作用导致谣言的进一步扩散。  当前,食品安全类网络谣言的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不但会破坏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而且会阻碍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公信力的损失也不可避免。在目前的情况下,要完全杜绝食品安全类网络谣言的传播并不现实,但是,我们可以在谣言预防阶段,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的监管体系,新闻媒体也加大食品信息的报道力度,网民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加强对谣言的识别能力,从而防患于未然。在谣言治理阶段,政府部门迅速跟进及时澄清,新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网民群体自觉抵制,积极辟谣。在谣言治理的后期,政府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堵住谣言传播的漏洞,新闻媒体自省自查,避免不实信息的传播,网民群体则高度警惕,避免谣言卷土重来。
其他文献
执业资格考试一般在省会或主要城市举行,例如,2008年10月18、19日进行的造价工程师考试,山东省的考点为济南和潍坊.对大部分考生而言,要赴外地参加考试.本人曾三次到外地参加
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受到了各级政府、媒体、学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带来了改变,他们通过互联网了解城市,想要融入城市,但是文化技
我国拥有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报刊——邸报,但这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众化报纸,只在体制内发行。大众化报纸是纯粹的舶来品,一开始由传教士引入,后来中国人慢慢加入这一行业
你了解身体缺水会导致哪些疾病吗?你知道仅仅用水就可以辅助治疗慢性疾病吗?也许,您长年患有关节炎、过敏症、高血压;也许,您正在经受哮喘、糖尿病或肠炎性疼痛的折磨……美
学位
期刊
建筑项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设计施工到最后竣工的整个过程,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采取有效地建筑
患儿,女,2001年10月23日出生,出生后按常规免疫程序完成了基础免疫。2007年11月10日上午,按常规操作,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Developing a “near-zero emission” coal-based clean energy ecosystem bear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lean energy in China and the
处于风险社会中的我国,风险事件频发,这决定了风险传播的意识应当贯穿于传媒的日常传播行为之中。无论是预警危机,还是化解风险,都是大众传媒在风险中必须承担的责任。而大众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