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和欧洲同属西方阵营,具有相似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冷战时期,美欧联合以对抗苏联。冷战后,尤其是小布什上台后,美欧关系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分歧渐多,竞争加强,这在伊拉克战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本文力图在简略回顾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美欧在伊拉克战争前后的关系,梳理这一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探寻导致美欧关系变化的原因,并力图对美欧关系的未来走向进行前瞻性的分析。 伊拉克危机中,美欧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大西洋裂痕”的出现,美欧在经济、贸易领域常见的激烈竞争、争吵现象拓展到了政治外交领域,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外交战略出现了变化。从小布什上台以来,美国利益至上、为美国利益不惜牺牲他国和国际组织利益的单边主义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主流,为此它推行了一种学界称之为“新帝国主义”战略的外交战略。与此相对应的是,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善、内部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欧洲开始寻求“用一个声音说话”,独立自主的呼声越来越高,同美国控制欧洲的新帝国战略发生了结构性的矛盾。实质上,伊拉克危机中的美欧分歧正是这一矛盾的体现。 但合作毕竟是双方关系的主流,伊拉克战争中暴露出的美欧分歧并没有改变这一主流。自从大西洋“裂缝”出现并表面化以来,缓和一直是美欧关系中的重要内容,这在美欧关系紧张的伊拉克战争中也得到体现。在今后可预见的时期里,双方关系将在合作与竞争中曲折地发展,合作仍将是主流,从这一点看,伊拉克战争并没有对美欧关系造成实质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