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墙肢约束小跨高比复合配筋连梁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tisbianbi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梁是高层联肢剪力墙结构中的重要抗震耗能构件,剪力墙墙肢与连梁的相互作用致使连梁处于弯矩、剪力和轴力复合受力状态,目前研究者将连梁简化为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双向反对称受弯构件、并进行延性能力和延性需求等试验和计算分析并不能真实而客观地反应和评价连梁的抗震性能。本论文针对跨高比L/h≤1.5复合配筋连梁考虑墙肢轴向约束、不同墙肢尺度、墙肢竖向变形、现浇楼板约束等综合因素影响下的抗震性能展开以下主要内容的研究:①在无轴向约束小跨高比复合配筋连梁拉杆-压杆受力分析模型基础上,建立考虑轴向约束的小跨高比复合配筋连梁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超静定拉杆-压杆受力分析模型,通过改造混凝土主、次斜压杆和各类钢筋拉杆的几何方程、变形协调方程、物理条件及平衡方程,编制了连梁受力分析程序LL-Y,并对试验试件进行了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宏观(荷载P-位移?)和微观(各类钢筋应变)等的对比分析和不同轴向约束下连梁抗震性能规律的算例分析。②利用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无约束小跨高比连梁的抗震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在得到适合该类连梁有限元分析单元类型、材料本构关系等的基础上,建立剪力墙肢截面高度为900mm、2100mm、3300mm和4500mm与跨高比分别为L/h=1.0和L/h=1.5的三种不同配筋量连梁组合的共计12个四层联肢剪力墙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考虑多因素影响下的小跨高比复合配筋连梁受力变形、内力重分布特征以及延性能力和延性需求等综合抗震性能进行算例定量分析。③对现浇楼板单侧约束下的小跨高比连梁进行有限元分析,探索了楼板对连梁屈服位移、屈服荷载、极限荷载和名义剪压比等的影响,以及楼板纵筋参与连梁受力的有效范围。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①本文编制考虑墙肢约束的超静定拉杆-压杆模型程序能有效地反映小跨高比复合配筋连梁在不同轴向约束条件下的全过程受力性能。②分析表明,连梁轴向变形的限制程度对其延性等抗震性能有较大影响,当两端完全固定约束时,连梁位移延性能力不超过3.0,小于罕遇地震作用下剪力墙结构对连梁的延性需求。③联肢剪力墙结构中,随着墙肢尺度的增大连梁延性能力逐渐减小,而延性需求逐渐增大,当墙肢截面高度超过4500mm时,L/h≤1.5的复合配筋连梁(所研究试验试件尺度下)延性能力不满足延性需求。④现浇楼板的约束增大了连梁剪压比、提高了连梁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降低了连梁位移延性系数。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三峡库区水库诱发地震的频次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将对库区的不良地质体产生持续性的影响。顺层岩质边坡作为三峡库区主要的滑坡失稳类型,其整体稳定性较其他
国内目前运用最广泛桩承载力的测试方法是传统的静载荷试验法,但其测试周期长、费用高以及需要大量的堆载物,特别是对于当下大量使用的大直径和超长桩,传统的静载荷试验法就更无
山地建筑结构形式特殊多样,掉层结构是其中典型的代表。掉层结构柱底的嵌固端不在同一水平面而存在竖向不规则,有着与普通结构不同的抗震性能。以往研究表明,上地层以上的第
本文将基于固结理论的混凝土徐变B3模型运用到钢管混凝土构件徐变的计算中,结合钢管混凝土大小偏心受压以及受弯构件的受力特点,建立了符合混凝土徐变微观机理,考虑核心混凝
风荷载是影响高层建筑安全性及居住舒适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高层建筑趋向高柔,对风荷载的敏感性也趋于增强,地基的柔性对高层建筑的风振响应究竟有何影响?为解决这个问题,
随着近年来我国基本建设力度的加大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岩质边坡稳定问题相应的增多,尤其是地震引发的边坡失稳地质灾害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对地震
已有很多学者对页岩的吸附、解吸及驱替进行研究并取得相应成果,对未来页岩气开采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但以往有关页岩的吸附、解吸及驱替试验采用的样品为颗粒状,严重破坏了
结构加固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碳纤维布加固修复金属结构是钢结构加固的一种新的加固形式和热点之一。与传统的金属结构加固方法相比,FRP加固金属结构技术具有许多
地震是地球上发生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常常给人们带来难以平复的灾难和伤痛,震后结构的可修复性就成为当下亟待研究的课题。而残余变形的大小又是工程结构可修复性的关键,也
混凝土结构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工程、港口与水利工程等各种工程结构中。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混凝土是一种耐久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而事实上,混凝土结构在长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