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分离法制微囊工艺与处方的筛选及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囊化技术在国内外都属于新工艺,是近年来药物制剂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自产生起就表现出了很多特殊的优越性,药物微囊化对于提高药物的性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分离工艺是药物微囊化的主要工艺之一,主要有单凝聚法、复凝聚法。相分离法所用设备简单,高分子材料来源广泛,可将多种类别的药物微囊化,但制备过程影响因素多,重现性差。本文分别对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相分离法微囊化,对相分离法制微囊的处方工艺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量化。难溶性固体药物模型选择氟苯尼考。首先对复凝聚法制备氟苯尼考微囊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因素的大致范围:明胶与阿拉伯胶的比例为1:1、囊材浓度2%-3%、成囊pH4.0左右、芯材比1:2左右、搅拌速度500r/min左右、成囊温度45-55℃;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润湿剂AE09的加入条件:AEO9加入量0.6ml、芯材比为1:3、中速搅拌,以增加囊心物与囊材的亲和性,提高药物包封率;选用生物性固化剂谷氨酰胺转氨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使用无毒性的生物固化剂谷氨酰胺转氨酶的固化条件:酶的量2.0g、固化pH5.4、固化时间1h、陈化时间24h;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凝聚法制备氟苯尼考微囊的条件:囊材浓度2.2%、成囊pH3.9、搅拌速度450r/min。制得的微囊粒径50gm左右,包封率可达51.8%,重现性好,体外释放实验证明复凝聚法制得的氟苯尼考微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然后,对单凝聚法制备氟苯尼考微囊进行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因素的大致范围:囊材浓度5%、成囊pH4.0左右、芯材比1:2-1:5、亲水电解质选择25%的硫酸钠溶液、搅拌速度500-700r/min、成囊温度45-55℃;润湿剂加入条件和固化条件不变;以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单凝聚法制备氟苯尼考微囊的条件:药物占囊材的3.75%、成囊pH4.8、搅拌速度615r/min。制得的微囊粒径40-50gm,包封率可达57.12%,重现性好,体外释放实验证明单凝聚法制得的氟苯尼考微球有良好的缓释性。难溶性液体药物选择维生素A棕榈酸酯。首先对维生素A棕榈酸酯乳剂的制备条件进行筛选,确定乳化搅拌速度1200r/min、乳化搅拌时间10min;对优化后的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条件进行验证,制得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微囊粒径30-40μm,包封率可达68.9%,说明复凝聚法制微囊工艺可重现;对流化床干燥微囊条件进行选择,喷枪位置选择喷嘴距流化物料10-11cm、进风压力1MPa、喷雾压力1MPa、喷液流速0.1ml/min、流化床床温60℃,可得干燥、不粘连、不变形的微囊;对干燥后的微囊进行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试验,稳定性良好。然后,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乳化条件不变,对优化后的单凝聚法制备微囊条件进行验证,制得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微囊粒径30-40μm,包封率可达63.8%,说明单凝聚法制微囊工艺可重现;流化床干燥条件不变;对干燥后的微囊进行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试验,稳定性良好。本文实验表明,相分离法对制备不同药物微囊的工艺处方条件可控,产品性质稳定。
其他文献
阅读是一个人增长知识、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人提高知识素养的重要方法的手段。在素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阅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新课程对学生的阅读
目的 探讨软组织高频焊接技术应用于动物肝脏部分切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将10只SD大鼠行软组织高频焊接技术切除肝脏部分组织,记录术中出血量,检
目的探讨麻醉及手术期间采用预防措施和管理对策对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效果。方法制定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流程;加大宣教力度;加强消毒隔离;强调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加
以玉米花粉(Maize Pollen)为原料,通过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后,分别用Sevag 法、三氯乙酸(TCA)法两种方法去蛋白,得到多糖粗品。然后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分级沉淀,得到不同组分的
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几种液压平衡回路.从平衡性能、安全性能考虑,认为液控单向阀组成的平衡回路是较合理的液压平衡回路.
为研究除湿转轮的除湿性能,对其一个微通道建立二维、双扩散模型,模拟计算处理空气和再生空气入口参数对处理空气出口温度和含湿量的影响,得到各入口参数对出口空气温度和含
伴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更多的是对知识资源的依赖,多变且复杂的环境要求企业必须重视人的作用。同样,现代企业资本投入
小企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但分析小企业自身特点,对其发展有好处也有弊端。小企业具有经营机制灵活、流动资金少、经营状况不稳定、生产规模小、融资渠道单
具有“矿井肺腑”之称的主通风机是煤矿的四大固定设备之一,它担任着向井下输送新鲜空气、排出粉尘和污浊气流的重任,因此,对煤矿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予以足够的重
气力输送是利用有压气体作为载体在密闭管道中输送散状物料的输送技术。系统主要由气源装置、加料装置、输送装置、料气分离装置以及控制装置等组成,因其结构简单、布置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