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问题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新兴,犯罪手段层出不穷、造成的各种危害结果愈加严重,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道路愈加崎岖与坎坷,2015年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七条专门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对原有法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本人的论文将以《刑法修正案(九)》为分析范本,探索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体系性构建。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在引言部分介绍了自己的写作原因和目的。正文分为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公民个人信息概述。介绍了公民个人信息界定的不同学说,公民个人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区分,比较出个人信息的特征,对我国公民个人信息予以定义。结合各国的相关立法规定,重点介绍公民个人信息隐私型界定模式和识别型界定模式。通过比较隐私型界定模式和识别型界定模式的构建基础,理清个人信息与个人隐私、个人数据的关系,以便进一步对个人信息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鸟瞰各国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重点介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简单介绍以上四个国家的立法规定,归纳出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主要有隐私权保护、人格权保护、财产权保护三种学说。通过分析论述,笔者建议公民个人信息应当被看做是一种兼具财产性利益的人格权。第三部分我国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刑法修正案(七)》中首次设置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相关法条,《刑法修正案(九)》对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刑法修正案(七)》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新增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第一款,打造了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兜底性条款,使刑法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可能。《刑法修正案(七)》对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规定及存在两方面不足之处: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犯罪主体仍需完善、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犯罪对象仍需扩大。从犯罪构成四方面分析《刑法修正案(九)》对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规定,在罪数形态上区分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与职务犯罪、侵犯通信自由罪、盗窃罪。第四部分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反思与发展。对《刑法修正案(九)》进行反思,存在三方面问题:犯罪客观方面规定有待健全,法定刑的设置存在缺陷,存在法条竞合问题。以此为基础合理构建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体系:完善相关立法,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明确相关标准。基于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严峻形势和《刑法修正案(九)》中关于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规定存在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明确情节严重标准,构建轻重有序的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刑罚体系。
其他文献
感觉寻求的概念来源于感觉剥夺,少量感觉刺激是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并且当感觉限制发生时,人们会寻找刺激,认知、运动和积极的情感活动中,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理想刺激水平
<正>卡车市场跟国家对公路工程建设的投资有关,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而增长。所以只要GDP增长,重型卡车(总重在8吨以上)就有市场。根据以往资料计算,中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
2007年10月24日,中国"嫦娥1号"绕月卫星成功发射,举国欢庆,世界关注。如何理性看待"嫦娥1号"飞天?"嫦娥1号"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有什么意义?
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降低成本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作业成本法正是基于这一目标而产生的。本文首先运用比较分析法总结出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优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为保护智力创造成果的现代重要制度,从其产生至今,不过才几百年的历史。而从传统法学理论上来讲,尚没有一项法律制度像知识产权制度这样富有争议。为什么知识
现阶段,企业政工工作需要分析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为企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各项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本文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起源、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基于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对未来的汉语教学有所裨益。
"同志"一词是中国古代汉语中原有的词语,后来被日本借过去之后又借回国内。从古到今,"同志"一词的词义有了一定的变化。本文笔者将分析、梳理"同志"一词从古到今词义的变化,
本论文以La-214高温超导体系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直流磁化率测量扫描电镜观察电子衍射及碘量法氧含量测定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化学氧化的La2CuO4+δLa2Cu1-xMxO4+δ(M=Zn N)和
为了指导中小学教师有效进行观评课活动,研究者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观评课模式。选取四类含有操作程序、附有实践案例的典型观评课模式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四类观评课模式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