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分离培养方法并结合ARDRA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对温室盆栽春兰可培养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春兰根中可分泌IAA内生细菌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对消毒剂次氯酸钠溶液的处理强度进行单因子试验确定春兰三种器官表面灭菌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春兰根和假鳞茎的最佳表面灭菌强度为75%乙醇浸泡3.0 min,3.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2.0 min,再用75%乙醇浸泡30 s;春兰叶的最佳表面灭菌强度为75%乙醇浸泡1.0 min,2.0%次氯酸钠溶液浸泡2.0 min,再用75%乙醇浸泡30 s。采用R2A、TSA和Doberener无氮培养基分离纯化不同生长状态的春兰根的内生细菌。结果显示:R2A培养基分离到的内生细菌种群数量最多,为2.5×10~5 cfu/g fw;TSA培养基分离到的次之,为1.9×10~5 cfu/g fw;Doberener无氮培养基分离到的最少,为0.9×10~5 cfu/g fw。对分离菌株进行ARDRA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分离得到的211株内生细菌分属于α-变形菌纲(50.9%)、γ-变形菌纲(34.6%)、β-变形菌纲(6.7%)、厚壁菌门(5.2%)、放线菌门(1.9%)和拟杆菌门(0.7%)6大分类单元的23个已知属,优势菌属为根瘤菌属(48.3%)和Dyella(25.8%)。其中R2A培养基分离到21个属,TSA培养基分离到11个属,Doberener无氮培养基分离到12个属,数据显示R2A培养基为春兰根内生细菌最佳分离培养基。采用R2A和TSA培养基对春兰根、假鳞茎、叶三种器官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假鳞茎中分离到的内生细菌种群数量最高,为2.80×10~3 cfu/g fw;根次之为2.08×10~3 cfu/g fw;叶最少为0.22×10~3 cfu/g fw。三种器官共分离到春兰内生细菌123株,其中分离自根中的57株分属于5大类群的14个属,优势菌属为类芽孢杆菌属(45.79%);分离自假鳞茎中的55株分属于5大类群的15个属,优势菌属为伯克氏菌属(42.67%)和鞘氨醇单胞菌属(21.33%);分离自叶的11株分属于4大类群的7个属,无明显优势菌属。结果表明春兰部分内生细菌显示出器官专一性。以上结果说明春兰内生细菌群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采用Salkowski比色法对分离自春兰根的256株内生细菌进行分泌IAA的功能筛选,其中57株具有分泌IAA能力,占筛选菌株总数的22.3%。对该57株内生细菌进行ARDRA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其分属于6大类群的18个已知属和4个潜在新种或新属,其中类芽孢杆菌属既是可分泌IAA的内生细菌中的最优势菌属(29.8%),又是高产IAA的主体类群。据目前所知, Altererythrobacter、Brachybacterium、Chitinophaga、Cellulosimicrobium、Dyella、Labrys、Pandoraea、Porphyrobacter 8个属首次作为植物内生细菌被分离出来。另外,包含59株菌的15个ARDRA分型组的代表菌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最相似序列的相似性低于97%,其中包括14个潜在新种或新属,其占ARDRA分型总菌株数的1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