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微膨胀轻骨料混凝土短柱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xiao0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建筑工业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种高耸、大跨、造型奇特的建筑工程接踵而至,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后,钢管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以及微膨胀混凝土等技术应运而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将以上三种技术合为一体,组成钢管微膨胀轻骨料混凝土,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弥补各自的缺点。为了研究钢管微膨胀轻骨料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本文开展了如下的研究工作:(1)通过微膨胀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分析膨胀剂掺量对混凝土强度以及试块自由形变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掺加适量的膨胀剂既能补偿轻骨料混凝土的收缩,防止开裂,还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但膨胀剂掺入过量,不利于混凝土强度的进一步提高。(2)制作12组共24根钢管微膨胀轻骨料混凝土短柱试件,进行为期60天的限制膨胀试验观测,分析3种含钢率条件下膨胀剂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限制膨胀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在试验参数范围内,膨胀剂掺量越大,补偿核心混凝土的收缩越明显,钢管因核心混凝土的收缩产生的环向压应力也越小,甚至还会产生环向拉应力。(3)进行钢管微膨胀轻骨料混凝土短柱试件的轴心抗压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解分析,分别探讨钢管与核心微膨胀轻骨料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增大含钢率和核心混凝土强度能极大地提高试件的组合强度和刚度;掺加适量膨胀剂能够提高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紧箍力,并使试件在轴压作用下的紧箍力提前出现,使试件承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试验基础上,拟合得到核心微膨胀轻骨料混凝土在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准则,并通过对各公式的计算比较分析,提出了适合钢管微膨胀轻骨料混凝土短柱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4)建立钢材与核心混凝土在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模型,分别采用合成法与实用计算公式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得到本试验中轴压短柱试件的轴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并与试验曲线做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同参数条件下,钢管微膨胀轻骨料混凝土的弹性工作阶段长于普通钢管混凝土,且组合弹性模量低于普通钢管混凝土;在已有研究成果上,本文通过修正得到的实用计算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钢管微膨胀轻骨料混凝土的轴压破坏过程,但有关参数不适用于含钢率偏低的钢管微膨胀轻骨料混凝土。
其他文献
某高层建筑高139m,抗侧力体系选用型钢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核心筒采用钢框架—支撑体系,支撑为偏心支撑。因结构主体高宽比较大,结构的层间位移难以满足《高层民用建筑钢
弦支结构体系作为一种预应力钢结构,通过将拉索引入到结构体系,使一度在大跨度体系中被摒弃的拱(梁)、桁架结构在大跨度空间结构中得到了良好运用。在对弦支结构进行简要介绍
在实际工程中,受弯构件的箍筋一般都是全长布置,在端部都会加密处理,但这是出于抗震要求的考虑,并没有考虑箍筋对正常使用状态下裂缝的影响。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公路及桥梁的超限超载运输现象十分普遍和严重。超载车辆严重影响到公路及桥梁的使用寿命,给国民经济发展、交通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动态称重系统均存在过车速度不高,耐久性差等各种问题,因此,发展耐久性优良的高速称重称重系统,对有效维护重要公路及桥梁的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具有高耐久性,高稳定性等优点的光纤光栅,研发出一套高速动态称重系统—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应力空间结构体系——弦支筒壳结构体系,它是基于弦支梁(或弦支桁架)和柱面网壳的一种新型的复合空间结构,相比单层筒壳结构受力更为合理,具有较大的工
昔格达地层因受成岩胶结程度、生成时代、历经的构造运动和地下水活动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工程特性差,是我国著名的“易滑”地层,给工程建设带来诸多问题,甚至造成重大工程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灾害导致了大量建筑物的损坏,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框架结构由于其建筑平面灵活、易于形成大开间的特点,目前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
我国的活断层分布广泛,断层地震破坏性巨大。断层错动及地震震动是断层地震的两种表现形式,断层断错性地表断裂必须通过避让来解决。大断层控制区域地质结构的演化,而数量多、分
随着欧洲国家近零能耗建筑的不断研究与实践,我国的建筑师们目前也正在研究适应各个区域的近零能耗建筑,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已有一些近零能耗建筑,但在夏热冬冷地区还没有具体
本研究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稀土钇、镧分别掺杂的纳米Zn O光催化剂,探讨了丙烯酰胺单体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网络剂的质量、煅烧温度以及稀土掺入量对ZnO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选用同步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比表面积与孔隙率分析仪等设备对制得的粉体进行表征。并以活性黄、甲基橙等染料废水为目标降解物,考察制备的纳米ZnO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单体与网络剂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