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条件,让人们的学习方式也有了飞跃式的创新。学习方式的变化要求教育手段也随之改变,同时,教育手段需要借用网络通讯技术开拓新的传播工具。国家在新世纪力推教育改革,提倡现代化教育理念,加大教学模式的创新研发力度,力求培养出更多的高端人才。移动学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并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迅速占据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为教育数字化、技术化和终身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新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移动学习解决了诸多难题,比如时间空间不同步的问题,转变了“教”与“学”的关系,实现了围绕学习者的教育理论下的全新教学模式:借助移动设备学习数字化学习内容,让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尽管移动学习不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它开创了一个集传统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移动终端学习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必然会有较好的未来发展空间。民办职业教育要想办出特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新的学习要求,既能够随时学习也不要求按照一定的形式,既能不定时地指导学生也能够体验不同的情景。而移动学习的不定时性、移动性、交互性等特点脱离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满足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新时期的学习需求。所以,研究移动学习并将其运用到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对民办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全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对课题研究背景、移动学习的技术、设备普及和发展、教育变革、以及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必要性等内容进行简单介绍,概括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对移动学习的研究成果,最终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为移动学习概述。对移动的由来、定义、特点、发展等内容进行介绍,并对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分别进行介绍,包括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融合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个性化学习理论、翻转课堂学习理论。第三章为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设计出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移动学习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第四章为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对策建议。从提高民办高职学生对移动学习的认识,增强自我控制,提高学习效率,拓展移动学习的媒介,开发更多资源,促使移动学习内容的系统化,完善学习内容和形式,采取动态学习方式,科学获取和管理移动学习内容,减少移动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的影响,提高学习效果,让课程“可携带”,减少移动学习的通信费用,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学校内部移动学习的应用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民办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的对策。第五章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