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研究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5384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推进了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在世界多元化,社会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英语教学的目标。跨文化敏感度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情感因素,对于跨文化交际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并成为跨文化交际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跨文化敏感度水平从而更加深入了解跨文化敏感度。本研究基于陈国明的跨文化敏感度模型,对152名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问卷包含两个部分:个人信息统计和跨文化敏感度测量表。问卷收集并整理后通过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单因素方差,多因素方差等统计方法得出结果。  结果显示,152名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处于中等水平,尊重文化差异因素分数最高。跨文化敏感度五个因素与敏感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交际参与度的相关度最高。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跨文化敏感度和五个因素在英语水平层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跨文化敏感度的五个因素中,交际参与度和交际自信心在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对国内研究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作者希望能够填补跨文化敏感度研究数据依据,从而对跨文化能力提升和外语教学得出启示,例如外语教学要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外语学习者要积极参加跨文化活动等,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无论外语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要提高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
其他文献
《巴别塔之犬》(The Dogs of Babel,2003)是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Carolyn Parkhurst,1971-)的处女作。该小说以露西死亡为切入点,讲述了男主人公保罗努力教爱
具有“加拿大文学女王”美誉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当代晟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她迄今为止已发表了超过50部作品,涉及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各类题材。
我终于写到楷书了。我用了“终于”这个词,有点江山收了的意味。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我才写到楷书。也像人到中年,客途听雨,满怀愁肠了,少年嫩绿没有了,一把辛酸无人说了,猛一回头,看到临摹的一篇楷书,下笔便到乌丝栏,面上不动声色,内心波涛翻滚了。少年听雨歌楼上,据是新新意。祖父让父亲临欧体、柳体、褚体......父亲说:厌烦极了。但父亲把临的柳公权《玄秘塔》赠给我,那笔墨之间全是柳公权,可他说:并未怎么
《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是一部极具思想及艺术内涵的作品。本文以马克思女性主义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文本分析来探讨女主人公嘉莉堕落与精神升华。   从
二十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与女权主义的先驱—拥有众多头衔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同时也是一位不容忽视的杰出散文家和评论家。她的散文创作时间跨度近四十年,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