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导致相关研究长盛不衰的原因就在于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公司为了规避ST和退市等资本市场相关规定,股东为了股价上涨,管理者为了完成激励目标,都会形成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在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压力下,会计人员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往往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他们可以利用资产减值的计提与转回进行利润的调高与调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中的资本市场动机表现得最为突出,已有研究表明大清洗动机、利润平滑动机和扭亏动机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有重大影响。本文希望找出不同盈余管理动机对资产减值准备处理的影响,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过度盈余管理的情况,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更客观地认识,使监管机构能够促使其更加严格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对于保证资本市场安全有效的运行有重要意义。首先,从已有研究得出,在我国,自从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有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新倾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付证券市场特殊的监管政策,如配股、特别处理(ST)以及暂停交易政策等。上市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种动机:配股动机、利润平滑动机、“大清洗”动机、扭亏动机、避免亏损动机。由于这些特别的监管政策主要依靠特定的财务指标来决定公司的上市资格和配股资格,这就造成了大量的公司围绕这些特定的财务指标进行盈余管理。其次,本文选取了2009年-2012年的工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盈余管理动机对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是否有影响,不同盈余管理动机对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有何不同,通过实证研究得出:(1)“大清洗”动机的公司和利润平滑动机的上市公司都倾向当期计提短期减值准备;(2)前一年亏损的上市公司有扭亏动机,当期倾向转回减值准备;(3)微利公司有避免亏损动机,当期转回和少计提短期资产减值准备;(4)由于证监会降低配股要求,上市公司的增发股票动机不明显。最后,在本文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