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残积土渗蚀特性及溶液效应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shine1116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在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导致大量工程隐患问题埋于地下。统计表明,地下管道渗漏而引起的土体渗流侵蚀现象是诱发地下空洞出现以及土层结构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分布有大面积花岗岩残积土的区域发生地陷事故的比例较大。考虑到目前对花岗岩残积土的渗蚀特性的研究较少,以及城市地下管道溶液环境复杂,因此有必要将溶液电解质浓度以及p H值作为因素,深入研究花岗岩残积土的渗蚀特性以及溶液效应对于土体渗蚀表现的影响。为了研究花岗岩残积土渗蚀特性及溶液环境效应,研制了一套大尺寸三轴渗流试验装置(直径×高=150 mm×300 mm)以及三轴渗流试验采集系统。三轴渗流装置不仅可以模拟土体在现场环境中所受到的应力状态,还能通过局部传感器捕获各位置处的孔隙水压力信息。新研制的出流收集装置不但具有实时收集出流细颗粒质量以及出流液体积信息的能力,还能通过外部供给气压的方式对试样进行反压饱和。利用上述装置研究了在竖向渗流方向下,花岗岩残积土的渗蚀特性以及溶液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残积土的渗蚀发展模式可以划分为三阶段进行描述。在渗流稳定阶段,土体渗透系数稳定,变形以及渗蚀量较小,各位置处局部水力梯度分布均匀,反映出此时土体结构稳定。在颗粒起动迁移阶段,细颗粒开始随渗滤液流动,因此土体的变形以及出流细颗粒质量都出现突增。随着细颗粒迁移的进一步发展,土体开始出现堵塞现象,土体结构趋向稳定。在渗蚀发展阶段,土体的渗透系数、变形以及细颗粒流失显著增大。结合土体的局部渗透系数变化信息,发现此发展模式受细颗粒的迁移与堵塞影响。改变溶液电解质浓度或者p H值并没有影响花岗岩残积土的渗蚀发展模式。向渗滤液中加入电解质后,土体的渗透系数、变形以及渗蚀量减少,同时特征水力梯度增大,当渗滤液偏向碱性时,土体的渗透系数、变形以及渗蚀量增加,而特征水力梯度减小。结合相关化学分析可知,在普通水以及碱性环境下,黏粒的结合水膜厚度较大,从而减小了颗粒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因此颗粒发生迁移时所需要的渗流力降低,土体抵抗渗流侵蚀的能力减弱。
其他文献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SS)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在33个血清型中,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 SS2)致病性最强,研究最为广泛,在世
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为一种新型仓储技术,具有空间利用率高、节约人工成本以及存取效率高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而对于已设计好相关配置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来讲,调度流程高效与否决定仓库的运行效率高低。随着技术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转变,企业希望针对不同场景需求能够提供不同的调度方案进行决策。因此,本论文选择自动化立体仓库作业调度为基础研究,针对两类多目标调度场景,研究并扩展了基于分解的多目标进化算法。本论文主要
石墨烯(Graphene,G),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形成的具有蜂巢状晶体结构的新型无机纳米二维薄膜材料,它仅有单原子层的厚度,为0.335nm,作为其它碳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可以通过
复杂轮廓曲线零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制造等领域。随着复杂轮廓曲线零件在各应用领域需求越来越大,复杂轮廓曲线零件的加工技术显的十分重要,尤其是刀具路径轨迹
仿蛇机器人是一类高冗余、多步态的机器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救灾和探测等领域潜在巨大的应用价值。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仿蛇机器人往往面临着诸多意外情况如碰撞、关节受损等,这要求其具有一定的变刚度能力以减少上述情况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仿蛇机器人的变刚度问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仿蛇机器人的仿生机理,提出基于磁流变液的变刚度仿蛇机器人构设计方法;建立仿蛇机器人结构参数与变刚度性能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因其监视精度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飞行器装载有ADS-B系统。ADS-B信号利用广播的方
金属有机膦酸化合物,属于金属有机框架结构(MOFs)的其中一种,因其具备可调节的孔径、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在电/光催化、气体吸附和超级电容器等方面的应用越来
风电机组在正常发电运行期间如遭受雷击,会导致机械系统或是电气系统的局部故障,严重时会造成叶片炸裂、起火等严重事故,并导致较长的停工时间,从而造成大量发电量的损失,另
随着我国建筑能耗急剧增长,建筑节能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其中墙体的保温性能和蓄热性能对于维持稳定的室内热环
通过结构健康监测,获取结构中重要杆件的响应,基于响应数据的分析从而保证结构服役过程的安全。然而,结构杆件繁多、受力复杂,不同角度分析的重要杆件位置存在差异,造成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