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阅读教学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对提高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效率来说意义重大。从理论层面讲,互文性理论作为互文性阅读教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被运用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只有短短数年时间,因此互文性阅读教学的理论尚处于不够丰富、需继续进行完善的阶段;从实践层面讲,众多的一线语文教师在对互文性理论不甚了解的情况下,自发地采用了互文性的阅读教学方法,从而使互文性阅读教学出现了“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局面。在这一现实基础上,通过对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此来提高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效率便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论文的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理论层面对互文性阅读教学及其相关概念进行阐述。首先从中外两方面出发对互文性理论进行梳理;其次对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概念进行阐述和辨析,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阐释互文性、互文性阅读以及互文性阅读教学产生的心理学依据。这一部分是研究互文性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论文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撑。第二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现实层面出发,研究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教学的现状。通过对几个城市的近十所初中学校的师生进行互文性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以发现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所产生的效果以及不足之处,并予以分析。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和重点,主要根据现状调查结果以及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分别从互文性阅读教学理论的学习、互文性阅读教学文本的组合与构建、互文性阅读教学方法的优化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这一部分主要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实践层面出发,以一线教师的阅读教学实例片段为论证材料,对提出的教学策略进行佐证。第四部分主要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展开,将互文性阅读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通过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呈现出来,以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互文性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法并不是万能的,当然也不可能适用于每一篇课文的教学或每一节阅读教学课堂。但其从互文性的角度出发,确实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使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拥有了一种新的呈现方式。同时,本论文作为对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教学的一次摸索研究,尚处于较浅层次的水平,只希望能为众多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