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金融稳定——基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两件非常巧合而又影响深远的事情,一是金融开放不久后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卷入了亚洲金融危机;二是WTO成员在GATS框架下签署了《金融服务贸易协议》,把全球95%的金融服务贸易纳入自由化进程。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是否会导致金融危机?入世过渡期结束后的中国是否会重蹈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   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在理论界存在许多相互冲突的观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研究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割裂了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本文采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研究方法,引入DSGE模型,分析新兴市场经济体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经过数理推导,本文发现:在金融体系开放初期,新兴市场经济体资本积累相对较低,资本的边际产出较高,外资银行的信息收集成本也较高,银行贷款的回报率较高。内资银行在经历了一段高利润、低风险、净值迅速增长的开放初期后,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其边际产出开始下降。同时,外资银行对东道国了解进一步加深,其信息收集成本下降,贷款利率下调。在国内银行仍然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这种优势开始下降的情况下,它们容易采取一些冒险行为,银行体系从而进入危机的敏感期。如果国内银行可以渡过这段敏感期,相对国外竞争者继续保持足够的成本优势,那么将进入一个低风险的稳健经营期。相反,如果危机敏感期宏观经济基础不稳定,银行自身抗风险能力低下,监管又不到位,银行危机就容易爆发。   利用上述理论,本文从金融服务贸易开放的角度重新解读了亚洲金融危机,说明了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在长期内实现收益的同时,中期内可能存在风险。最后,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新形势下的金融稳定问题。随着我国金融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资本大量流入,信贷扩张加速,资产出现泡沫;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剧,监管当局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情况很相似。但是,我国多年国际收支“双顺差”,形成了位居世界第一的国际储备,短期外债占GDP比重较小,资本帐户不完全开放,财政状况持续盈余;而且,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内需的启动,对外部的依赖将逐步减弱,经济的规模效应将非常明显。因此,虽然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处在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但只要政策组合得当,就能顺利渡过难关,迎来金融服务业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其他文献
摘要:从功能定位来看,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的创立初衷为,规范侦查时的询问行为,杜绝出现刑讯逼供现象,保障询问流程和形式的合法性质,从而记录真实的审讯内容,确保审讯内容具备确定力、公信力,够防止翻供情况的发生。根据录音中的口供及决定主体,不同国家与地区的语音录像制度能够被分为权力主导型与全力保障型。其中全力主導中以规制侦查行为为目标,侦查讯问方可以自行决定录音录像时间、方法。如果犯罪嫌疑人放弃沉默便
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水化热的计算及温差裂缝控制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提供了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有效保障了现场浇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也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各国调节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能力,一直受到国际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的高
以2007年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出现亏损为标志,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全面暴露,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濒临破产,对冲基金被迫清盘,投资银行宣布亏损,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也遭受了重大损失,全球股
WAP规范了一种建立在各种承载之上的应用平台,为移动用户提供了统一、开放的应用接口。在各种承载网络的应用中,构筑在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之上的WAP是目前最佳的方案。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