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黑人妇女主义探索者——析《紫色》中西莉寻求黑人妇女身份的历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tianshy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斯·沃克是当今美国文坛最重要的黑人女作家之一,黑人妇女问题一直是沃克创作的重点题材。她深受女权主义影响,把争取种族平等和妇女解放作为终身的事业。她的文学作品大部分扎根于她的家乡一美国南部的佐治亚和密西西比,反映了深受白人和黑人男性双重压迫的黑人妇女的爱恨以及追求平等权力和个性完整的斗争。 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色》讲述了黑人女性在父权社会所造成的各种逆境中寻求自我的故事。由于沃克并未停留在对种族问题的控诉上,而是从独特的角度集中描写女性经验,讨论现代女性与男性的关系问题,以及书中对黑人男性人物的一些描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尽管如此,沃克以她独特的视角与写作技巧,荣获一九八三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因而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 《紫色》于1982 年出版之后即成为畅销小说并引起批评界的关注,其形式、内容和主题都有了很多富有启发意义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图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运用后殖民文学批评中双重文化身份等观点及艾丽斯·沃克提出的“妇女主义”概念,从女主人公西莉最初遭受双重压迫,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到对妇女主义的探索这一主线来展示黑人妇女的成长历程,挖掘黑人女性自身的潜能和价值,探讨黑人女性重获其黑人妇女身份的重要性。全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章引文介绍了沃克的文坛地位,主要作品,作家的生活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本文作者所运用的批评手法。 第二章简要介绍了相关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女性主义,黑人女性主义以及艾丽斯·沃克提出的妇女主义,并对女性主义与妇女主义作了详细的区分。 第三章从妇女主义出发,详细评析了父权制社会中以西莉为代表的黑人妇女所遭受的种族、性别双重压迫。 第四章分析了西莉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写信与自己的内心展开对话,西莉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自我意识;上帝的意象在西莉的头脑中经历了一番变化,体现了她对以上帝为代表的男权社会的反抗意识:在沙格以及其他妇女姐妹的帮助下,西莉的性意识得以觉醒。 第五章以妇女主义为理论基础,着重分析了西莉对妇女主义的探索。她经历了从觉醒到反抗,寻求自我认可,寻求家庭社会地位的独立和寻求精神解放的曲折艰辛的道路。 第六章为结语,指出《紫色》中的妇女主义思想,为处于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妇女西莉找到了一条解放的道路,那就是通过坚持不懈的抗争和对自我的寻求,最终找到自我,实现男女平等,获得独立和自主。这一理念也为黑人妇女及世界上所有第三世界妇女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指引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其他文献
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杰出的民俗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小说家。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赫斯顿是黑人女性和黑人文化的代表作家。在她的代表作品《他们眼望上苍》中,赫斯顿创
尤金·奥尼尔(Eugene·O’Neil)被公认为美国的戏剧之父和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从小深受古希腊悲剧和圣经神话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充满着西方基督教元素和希腊神话色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