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焦虑现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线性模型等统计方法来探讨影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焦虑的社会心理因素,揭示各因素间的内在关系,并探讨可行的统计技术,为处理类似的问题提供方法学上的指导,同时为高校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改善毕业生择业焦虑现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所高校的723名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其择业焦虑现状的资料;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主成分逐步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线性模型等统计方法,分析影响毕业生择业焦虑的因素和因素间的内在关系,并比较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结果:采用自填问卷形式调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获得有效问卷723份。被调查的毕业生择业焦虑阳性检出率为31.5%。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从模型标准化解的结果可以看出,影响择业焦虑的因素是多方面和多途径的,就业因子(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担忧就业前景、自信心不足)是择业焦虑产生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总效应达到了0.63;应对方式是很重要的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人格直接或间接对择业焦虑产生影响。运用HLM6.04软件进行多层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焦虑得分的变异在班级水平存在聚集性。低水平的影响因素是性别、工作落实与否、自我效能感、自信心不足、担忧就业前景、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精神质、内外倾向性、情绪性;高水平的影响因素是就业环境(包括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结论:(1)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焦虑现状不容乐观。自我效能感、自信心不足、担忧就业前景、消极应对、积极应对、精神质、内外倾向性、情绪性、就业竞争压力、缺乏就业支持、性别、工作落实与否是影响择业焦虑的内在或外在因素。对此,有关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针对其社会心理因素,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减轻毕业生择业焦虑的程度,促其顺利就业。(2)在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焦虑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中,结构方程模型用于处理变量之间存在强关联的资料及探索变量之间的多层次的关系效果较为理想;同时,多层线性模型用来解决资料的结构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