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两种译本中的动词英译对比研究——以情态动词与动词误译为例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m99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间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合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合同法的翻译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作者试图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描述的方法为手段,对两个译本进行详细的描述、对比和分析。本文通过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汉语原文与两部英文全译本(即1999年分别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全译本)的全文平行语料库,并在平行语料库的中英文文本句子层面对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两种英译本中动词(本文主要研究情态动词与实义动词)的英译异同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对比研究。作者对从两个语料库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使取证和结论相对客观和可靠。通过对比研究两个英译本,描述其异同,进而探讨其翻译方法。   该研究表明:   (1)外文出版社译本较中国法制出版社译本中动词的翻译相对准确一些。   (2)在两个译本中,情态动词的翻译相同点多于不同点,使用最多的情态动词时shall,体现出法律翻译严谨性和正式性。   (3)在翻译过程中,词的用法及语法的正确使用,是法律翻译得以正确表达的关键。
其他文献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拥有七种智能,智能间相互联系组合,形成不同的智能特征和风格,这也是个体差异所在。随着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其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尤多拉·韦尔蒂(1909-2001),作为美国20世纪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以其短篇小说而见长。这位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自己家乡的女作家获奖无数。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杰出代表,她的作品
虚无主义作为一股庞大的哲学思潮,融合了其它几种不同的哲学理论,如先验论、实证主义、唯意志论、“唯一者”理论、“权力意志”理论等等,体现着一种否定的哲学价值观。在这
译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学者主要把焦点集中在对翻译的性质、标准和方法的探讨,而对译者缺少应有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中出现的“文化转向”为
因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国吸引着大量海外游客来华旅游,国际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翻译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目前国内许多旅游资料的英译文本存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