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论张晓风散文的辞意美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youmy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晓风的散文在当代台湾文坛以美文著称,她不仅将文章写得情深意浓,趣味横生,同时也将文章写得引人深思,启人智慧,再加上她那意象纷呈的诗性语言,使其散文达到了辞意双美的艺术境界。本文从三个方面阐释其散文辞意美的内涵: 一、情真——善于感恩的博爱情怀。具体表现在: 1、对自然的热爱与虔诚。 2、以乡愁为表现形式的诗化了的中国情结、故园情结。 3、对亲情的呼唤与感恩。 4、对爱情的体验与感悟。 5、对师友、对一切善良的人们的博爱之心; 二、理达——学者散文的智性挥洒 1、对人生、生命价值的思索。 2、对世界外物的独特感悟。 3、对古今中外典籍的广泛涉猎与新颖论说。 三、语美——仪态万方的诗性语言 1、语言的陌生化是晓风诗性语言的最重要的特征。(1)、对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超常规运用。(2)对量词、动词的变异运用。(3)创造性地改变词语配置方式。 2、语言的音乐性是构成晓风诗性语言的一个重要环节。(1)她能熟练地运用多变的句式。(2)把古典诗词语言引入其散文创作,形成一种古韵之古风。(3)善于运用叠词。叠词的选用一方面起着舒缓节奏的作用,多个叠词的使用酿就了音节的回环之美。 3、语言的感性化是晓风诗性语言的重要特征。感性化的语言即为既具艺术的理性,又充满着生命的激情的可感的语言。正是张晓风这种随性情所至的挥洒淋漓才达到了苏轼所说的“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其他文献
古希腊哲学对世界本体的致思表现为一种语言上的诉求(既有概念语言又有诗意语言),亚里士多德的系统构建使哲学语言成了单一的理性的“独立王国”,其内在的生存意蕴处于遮蔽状态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有一个走夜路的人,遇到了绊脚石,他重重地跌倒了。  不久,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前面是墙,左面是墙,右面也是墙,无法绕过去了。这种不幸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在我们的职场上。这时候,是不是要回去重新从另一条路走呢?  可是,若重新选择一条路再走的话,得再花去多少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呢?而且你能保证走另一条路就不会再走进死胡同吗?这是我们在事业路上经常遇到的事情。  再回
期刊
张九龄是盛唐开元时期的贤相和著名的诗文作家。张九龄的道德文章,在唐代乃至今日,都有重要影响,张九龄在政治上守正不阿,辅国忧民,举贤任能,堪为一代名相。张九龄的诗歌题材丰富,形
碑刻作为资源最为丰富的出土文献,为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新材料,已经成为历史、语言文字等研究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历史名城洛阳乃河洛文化的源头,宋以前
大学毕业后,我通过招聘会顺利地找到一份工作。  第一天上班,我和另外四个新招聘来的人被任命为大区业务经理。说是经理。实际上就是业务员,只不过外出给人递上名片的时候,脸面上稍微好看一些而已。  和我共同进入这家公司的另外四个人,年龄和我相仿,都是大学毕业没几年的人,分别叫小江、小河、小湖、小海。  我们五个在一周的培训之后,分别派往省内的四个城市,我们拜访的客户目标是水利设计院或电力设计院等城市规划
本论文从1984──1988年汉文版《西藏文学》杂志研究入手,把20世纪80年代中期汉文版《西藏文学》推出的西藏新小说置放在寻根文学思潮中进行重点考察。笔者认为汉文版《西藏文
本文选取《释名》作为研究对象,意在对有关《释名》与声训、《释名》与语源学的关系及其得失等问题作一个客观的分析,对《释名》在训诂学和语源学史上的地位作一个比较系统的评
深入细致地考察老舍其人其作,不难发现老舍是一位具有强烈悲剧意识的作家,他的小说也多充满浓郁的悲剧色彩。与其他中国现代作家相比,老舍的悲剧创作是有其独特之处的。本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