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碑刻作为资源最为丰富的出土文献,为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新材料,已经成为历史、语言文字等研究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历史名城洛阳乃河洛文化的源头,宋以前又长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数王侯将相、达官显要葬于此地,因此出土墓志数量非常丰富。建国后,整理研究洛阳出土历代墓志的成果也很多,但主要是从历史、文化等角度展开的。目前学界对鸳鸯墓志进行系统整理,并从语言学角度切入研究其词汇的成果却很少。 鸳鸯志,是对我国古代夫妻墓志的美称,夫妻双方各刻志铭,互为呼应是为其主要特点。鸳鸯志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从词汇学角度来看,鸳鸯志文中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词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当代”特征。因此,本文将针对鸳鸯墓志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分类整理研究其中的女性词语,发掘其词汇学研究价值,为汉语词汇史研究提供材料和参考。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概述《洛阳出土鸳鸯墓志辑录》的鸳鸯墓志材料,界定鸳鸯墓志,确定材料范围,概述研究现状、意义、价值、创新点及其研究思路与方法;在词语专题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对文献材料进行必要的校勘,以保证材料真实可靠。第二部分“《洛阳出土鸳鸯墓志辑录》释文校勘”,是从文献学的角度,对《洛阳出土鸳鸯墓志辑录》释文的校补,彼此互校,达到补充缺漏、订正讹误的目的。第三部分为“《洛阳出土鸳鸯墓志辑录》女性文化词语专题研究”。传统中国文化中,封建宗法思想和儒家道德礼教的统治,男尊女卑观念的渗透,形成了男子在社会中占主要地位、女子占次要地位的局面。而《洛阳出土鸳鸯墓志辑录》中丰富的女性墓志材料,无疑为我们再现出最真实的封建文化图卷。但《洛阳出土鸳鸯墓志辑录》以唐人墓志为主,南北朝、隋以及宋明墓志总计约十余方,对於历时的词语研究乃至文化研究来说不具代表性。但唐代的鸳鸯志材料是很丰富的,因此本人将针对《洛阳出土鸳鸯墓志辑录》所收唐代鸳鸯墓志,以唐代的女性词语专题研究,包括:姻亲嫁娶类、女性称谓类、生活用品及场所类以及妇德类词语。描写总体面貌,总结词语特点,揭示辞书补正、词汇史研究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