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笔画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从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御龙帛画》、《人物龙凤帛画》开始,到了唐宋时期,工笔画艺术达到了鼎盛。至明清时期直到民国,受西方绘画观念的影响,工笔画在创作过程中汲取了西方绘画很多的观念和技法,作品中呈现出中西合璧艺术的创作元素,在保留本土绘画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了自由、多元、开放的发展新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传统工笔画中固有的创作元素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审美需求,因此,改变创作理念、拓展创作思路和改进创作技法就成了推进工笔画发展的必然之路。本文是在分析与研究肌理表现的背景下进行阐述的,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第一章:阐述了肌理表现的定义及发展历史和具体分类。第二章:结合具体作品,介绍中国工笔画中肌理表现的存在状态及发展变化。第三章:介绍当代工笔画中肌理表现的运用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当今肌理表现技法所存在的优势和反思。第四章:根据实践创作探索肌理表现在个人创作中的运用,以及对肌理表现的再认识。本文以肌理表现为中心内容,对肌理表现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总而言之,在肌理表现丰富性与多样性并存的当下,它可以拓展艺术创作的思维模式,却无法取代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理念。肌理表现只是绘画艺术当中的技法形式而已,属于表现手段范畴,肌理表现是绘画形式的重要元素。本文旨在深入挖掘肌理表现的表达形式,进一步探索与构建工笔人物画肌理表现的表现体系,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提供一个创作方法上的深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