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晚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endan790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闻天晚年敢于对当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失误进行系统指正,可谓是独树一帜。其晚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不仅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而且也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阐明张闻天晚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基本进程。张闻天晚年生活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及时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任务,在“第二次结合”思想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开端。但从1957年下半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开始,“左”的错误产生并不断发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偏离了正轨,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在党的指导思想发生错误的同时,张闻天等人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抗争也始终没有停止,经历了从庐山会议后对“左”倾错误的深入反思,到“文革”中对错误理论的拨误反正两个阶段。第二,归纳总结了张闻天晚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张闻天晚年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宝贵思想。他指正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创见。第三,分析了张闻天晚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成因及其理论特征。张闻天晚年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有所作为的原因在于:庐山会议后的特殊历史环境为他反思“左”倾错误提供了客观条件;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结合的经历为其提供了历史经验;深厚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阅历提供了主体素质条件;接触实际、联系群众的调查研究作风为他晚年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张闻天晚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时期中产生的,具有对“左”倾错误的强烈反思性,立场、观点的民本性,理论内容的彻底性和理论品质的创新性等鲜明特征。第四,研究了张闻天晚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启示。张闻天晚年反对当时的“左”的错误,捍卫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见,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张闻天晚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最主要的现实启示就是:要把始终代表群众利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价值取向;要不断健全中共党内民主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组织保证;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衡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最高尺度。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中国民生银行长春分行个人理财业务为研究对象,对其存在问题和主要对策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文章首先点明了题目选择的背景与研究方法,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个人理财业
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影响入粤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的具体构成,提取4个动机维度、5个目的地属性维度和3个资源维度,其中,"放松"、"社会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分别是
1935年,父亲高二适离开了家乡。那年我9岁,父亲32岁。他是应陈树人先生之聘,到南京去工作的。陈先生是国民党元老,也是岭南派著名画家,常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并征求题画诗,父亲
<正>清代戴震曾说:"宋以前,孔孟自孔孟,老释自老释","宋以来,孔孟之书尽失其解,儒者唯袭老释之言以解之"。该言论道出了宋代以来儒学发展的一大特征,即宋明理学是一种以儒、
森林中由于间伐产生的林隙(Gap)作为一种小尺度及短暂的干扰,对森林结构的发展及林地环境的改善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为林下更新幼苗提供良好生存场所的同时,也构成了维持森林生
提倡高尚的茶风茶德是弘扬中华茶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我们要提倡的中国茶德其主要内涵是什么,却尚未有统一而明确的认识。近年来茶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参照日本茶道的四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由于贵州省盘县境内地势以山地为主,该地形不适合种植水稻等普通粮食作物,盘县农业还处于"
《温病条辨》对脾疟病证的论述见于中焦篇,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脾不运湿,聚而生痰,复感疟疾而致。《温病条辨》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三种汤证,分别为黄连白芍汤证、露姜饮证
S100P是小型钙离子结合蛋白,属于S100家族成员,通过细胞内或细胞外功能调节细胞的各种过程,并参与各种病理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100P在各种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并与肿
目的:探讨柔肝化纤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氧化应激及肝纤维谱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