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中国点状掌跖角皮病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及搜寻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renl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例中国点状掌跖角皮病家系致病基因精细定位及搜寻 背景介绍 点状掌跖角皮病(Punctate palmoplantar keratodermasis,punctate PPK)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Buschke和Fischer在1910年首先报道该病,1913年被Brauer等人证实,所以该病又称为点状掌跖角皮病Buschke-Fischer-Brauer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手掌和足跖部位2~10mm直径大小的硬性、圆形或卵圆形的黄色角质丘疹。去除角质丘疹后,局部留有火山口样凹坑。该病一般好发于受压的掌跖部位,以后可满布全掌跖,进而融合成片。本病发病年龄可从十几岁到五十几岁不等,各种族发病无明显差异。该病发病隐匿,大多数诊断较为偶然,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压痛。该病可单发也可伴发其他疾病,如多汗、甲营养不良、甲缺失及恶性肿瘤等。点状掌跖角皮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因为多种掌跖角皮病是由角蛋白基因突变引起,而角蛋白基因簇主要位于染色体的两个区域,Ⅰ型角蛋白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17q12-q21),Ⅱ型角蛋白基因位于12号染色体(12q11-q13),因此1995年,Kelsell等对1例英国点状掌跖角皮病家系进行连锁分析,排除了染色体12q和17q为该病的致病基因所在区域。2004年,本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对2个中国汉族点状掌跖角皮病家系进行致病基因定位研究,定位位点为染色体8q24.13-8q24.21区域。同年,国外学者也在3个大家系中定位了另外一个新的位点,即15q22-15q24区域。但这两个位点上的致病基因没有被发现和克隆。 目的 (1) 定位点状掌跖角皮病致病基因区域,将其进一步缩小在染色体上更窄的范围内。(2) 对定位区域内的候选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希望发现点状掌跖角皮病的致病基因,为将来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3) 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和遗传特点,以试图发现本病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在公路桥梁建造过程中悬浇施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主要对挂篮悬浇施工的技术要素和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并且通过余凯高速舞阳河大桥的具体案例来进行分析,阐述挂篮悬浇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会因架体类型、建筑结构等存在的差异遇到多种施工难题,若不进行合理设计,会对技术运用效果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结合某超高层建筑项目,详细分析
进入新时代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在城市中获得基本的温饱,而是把目光放于生态城绿色街区设计。在进行城
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一些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预防、处理措施。
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浦东美术馆项目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的管线综合为例,对BIM 技术在解决具体管线碰撞问题的应用步骤进行了总结,详细介绍了各专业在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治疗前后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及小鼠模型皮损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索喷施抗倒酯和芸苔素内酯对甘蔗生长的影响,为甘蔗增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抗倒酯和芸苔素内酯制成超低容量制剂,使用单旋翼超低容量喷雾飞机对分蘖初期的甘蔗进行
研究背景我国有大量工厂使用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 TCE)作为金属部件和电子元件的清洗剂。1988年以来,在中国接触TCE的职业人群中,相继出现了一批以发热、严重皮肤和
1例气管、食管断裂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安徽省萧县人民医院王影(萧县235200)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2岁。于1995年7月29日,被人用刀砍伤颈部,右侧肩部及胸部急诊入院。查体:面色苍白,呼吸困难,BP9/6kPa。即在气管内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