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视角的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波动通常表现为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作为一种破坏性极强的常见经济运行现象,其来源与扩散是学术界和决策部门长期以来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些年来多位学者研究发现,经济波动除总供给、总需求等宏观层面来源外,还具有中微观层面来源。特别的,本世纪初起源于次贷危机的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及全球经济波动的形成,把研究焦点进一步拉向中观产业层面。产业因各类冲击导致的产出量的波动可能会因为供需关系扩散到上下游产业,引起上下游产业的产出波动,并在单区域经济系统内和多区域经济系统间进一步扩散,导致单区域经济系统总产出的波动和多区域经济系统间总产出波动的协动和相互影响。本文把产业因内外部冲击导致的产出量的波动定义为产业波动。产业波动在单区域经济系统中扩散,导致的单区域经济系统总产出波动的大小,受经济系统各产业关联结构的影响。经济系统中若存在为多数产业提供中间投入的产业—供应枢纽,或需要经济系统中多数产业为其提供中间投入的产业—需求枢纽,统称为枢纽产业,则枢纽产业会因为局域“太关联”把产业波动传播到大多数产业,并阶阶扩散导致经济系统总产出的波动。本文把“产业波动因产业间普遍存在的供需关联在单区域经济系统内扩散,导致了单区域经济系统总产出的波动”定义为单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经济往来使得产业间供需关联跨越了地域边界。枢纽产业不仅能够把产业波动广泛扩散到所在区域经济系统各产业,导致所在区域的总产出波动,而且能够把产业波动传播扩散到其他区域各产业,引起其他区域的总产出波动,宏观表现为多区域间存在总产出波动的相互影响。本文把“因为跨区域产业关联的存在,某一区域的产业波动在多区域经济系统间传播扩散,导致多区域间存在总产出波动强度不同的相互影响,并由此导致各区域在多区域经济大系统中地位和作用的差异”定义为多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理论界一般从三个不同视角研究产业波动及与之相关的中观部门冲击的传播扩散,分别为投入产出视角、宏观分析框架和产业复杂网络视角。投入产出方法是研究产业波动扩散、部门冲击传播的传统方法,主要是基于动态投入产出模型(IO模型),通过计算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衡量产业之间的感应程度和带动程度,研究某一产业波动对其他产业产出及总产出的影响;以及基于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模型),分析冲击的传导路径及冲击对价格、产出等的影响等。采用宏观分析框架分析冲击的传播主要是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研究。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最早由Kydland 和 Prescott于1982年在《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一文提出。该模型用于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在一般均衡框架内,以及市场参与者理性预期和跨期最优选择下,研究实际冲击(如技术冲击、货币政策冲击、偏好冲击)如何在经济系统内部传导以及如何导致经济波动,搭建起了沟通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的桥梁,成为国际上主流的宏观分析框架。这两类视角虽然从部门或产业层面研究了波动或冲击的传播路径、波动或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但没能从结构层面揭示波动或冲击传播扩散的内在机理与根本动力。而现有研究(如Acemglu等,2012)已经证明了从产业复杂网络视角研究波动或冲击在经济系统中传播扩散的有效性,能够从产业关联结构层面解释产业波动或冲击何以能够在经济系统中扩散并导致总产出波动的,但仅是限于单区域经济系统的研究。对产业波动在区域间扩散导致的多区域间总产出波动的传播、协动性及相互影响等的研究,多是基于影响因素或宏观变量对两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波动进行相关性分析,未能量化多区域间经济波动相互影响的强度,也不能量化某一区域经济稳定对其他区域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因此,本文采用产业复杂网络视角对单区域和多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进行研究,并把重心放在多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研究上,以从结构层面揭示单区域总产出波动的形成及关键影响因素,量化多区域间总产出波动相互影响的强度,及各区域在多区域经济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系统各产业类别、性质不同,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各异,因技术、经济及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产业间存在密切而复杂的关联关系,且产业间关联关系也在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从而形成产业复杂网络,本文题目中所谓的复杂网络,即指产业复杂网络,简称为产业网络。产业网络各节点重要性不同,通常用各类中心性衡量,如度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介数中心性等。枢纽产业与度中心性较大的产业相对应,其存在导致了度(度中心性)分布所刻画的产业网络结构的非对称性,反映了产业网络的局域关联特征,本文把由度分布所刻画的产业网络结构定义为产业网络基础结构。特征向量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介数中心性等都是基于节点度值形成的反映节点重要性的不同指标。其中,特征向量中心性同样描述了节点的局域关联特征,接近中心性与介数中心性反映了节点更广范围的关联,而描述节点全局关联特征的是产业网络k-壳结构。基于k-壳结构计算的节点k-壳熵,反映了产业节点多样化关联到各k-壳层的程度,其值越大,表明产业扩散波动的能力越强。因此,本文第3章基于Acemoglu等总产出波动分析框架,考虑节点局域关联特征,基于产业网络基础结构,分析单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的形成机理;构建单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基础结构模型,并采用中国产业网络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例分析;把产业网络方法与GRA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类研究产业网络基础结构影响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的新方法—NSPG法,并采用中国产业网络截面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基于产业网络基础结构的单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研究表明,产业网络基础结构的非对称性影响着单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的大小,且其非对称程度越大,单区域经济系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也越大。单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的产生能够解释某一区域经济危机的爆发,如本世纪初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其研究结论对于某一国家(地区)通过产业政策制定,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跨区域的产业关联形成区域间产业网络,供应枢纽的存在导致了区域间产业网络基础结构的非对称性,非对称的区域间产业网络基础结构影响着产业波动在多区域经济系统间的扩散。本文第4章在单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研究基础上,基于区域间产业网络基础结构对产业波动在多区域间扩散的影响,从局域关联层面分析多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的产生机理;根据与各区域供应枢纽存在一阶直接前向关联的其他区域的产业和,构造以区域为节点的、反映区域间总产出波动相互影响的多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基础网络模型,即区域赋权影响基础网络;选定度关联结构、基础关联结构和k-核结构等维度,从局域关联层面量化区域间总产出波动相互影响的强度,及各区域在多区域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产业网络基础结构反映了产业网络的局域关联特征,产业网络k-壳结构反映了产业网络的全局关联特征。k-壳熵较大的节点能够关联到更多的壳,从而k-壳熵较大的产业—统治产业的产出波动能够传播扩散到更多壳,引起更多产业的产出波动。基于此,第5章考虑区域间产业网络全局关联特征,根据k-壳结构对产业波动在多区域经济系统间扩散的影响,从全局关联层面分析多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的产生机理;根据与各区域统治产业存在一阶直接关联的其他区域产业的k-壳和,构造以各区域为节点的、反映区域间总产出波动相互影响的多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k-壳网络模型,即区域赋权影响k-壳网络;选定度关联结构、基础关联结构和k-核结构等维度,从全局关联层面量化区域问总产出波动相互影响的强度,及各区域因供求不同导致的在多区域经济大系统中地位和作用的差异,研究多区域产业波动k-壳结构扩散效应。进一步的,第6章综合考虑局域关联与全局关联对产业波动在多区域经济系统间扩散的影响,根据度与k一壳熵综合值大小定义强扩散产业,根据与各区域强扩散产业存在一阶直接关联的其他区域产业k-壳和,构建了以各区域为节点的、反映区域间总产出波动相互影响的多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综合网络模型,即区域赋权影响综合网络;依然选择度关联结构、基础关联结构和k-核结构等维度,综合局域关联和全局关联全面客观量化区域间总产出波动相互影响的强度,及各区域因供求不同导致的在多区域经济大系统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研究多区域产业波动综合结构扩散效应。第4、5、6章均采用由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官网2013年发布的最新一期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贸易表)为共同数据,对多区域产业波动基础结构扩散效应、k-壳结构扩散效应和综合结构扩散效应进行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区域赋权影响基础网络、区域赋权影响k一壳网络和区域赋权影响综合网络虽然是基于不同的产业波动扩散机理构建,但其量化的国家(地区)间总产出波动相互影响的强度却相差不大,各国(地区)在十国(地区)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显著改变,从而证明了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研究多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的有效性。利于各国(地区)从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寻找减少经济波动、维护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形成区域价值链或全球价值链,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综上所述,本文基于产业复杂网络视角,考虑产业网络不同结构对产业波动在经济系统内和经济系统间扩散的影响,研究单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和多区域产业波动扩散效应,从结构层面揭示了总产出波动产生及扩散的根源,强调了产业网络结构对单区域经济系统总产出波动的影响,量化了多区域间总产出波动相互影响的强度,及各区域在多区域经济系统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基于产业网络两类结构,分析产业波动在多区域间传播扩散的机理,根据区域间产业网络,构建三类区域赋权影响网络,实现了产业网络与区域网络的耦合,体现了产业-区域二层超网络的原理与思想。因此,本文在机理分析、模型构建、模型思想及指标选取等方面具有创新性,相关研究结论对于从中观产业层面分析经济波动的产生、扩散及区域间经济波动的相互影响,制定促进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政策,构建区域共创价值链(网),提高国际竞争力及比较优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消费低迷、内需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结构转型的的难题,但是与居民消费意愿不断下降的现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居民的住宅越来越豪华,道路上私家车越来越多,人
随着当今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对酒店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尤其是酒店安全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鉴于各种隐患因素的不断增多,
如何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总导向,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在此背景下迅速发展。再制造是绿色制造的重要分支,与传统制造不同的是,再
电力变压器放置较久,容易受潮绝缘降低,必须经过烘烤除湿,确认绝缘达到规定要求才能投入使用。但一般电力变压器体积都较大、重量几吨或十几吨不等,变压器使用现场一般不具备烘烤
温经汤源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适用于冲任虚寒而兼有血瘀之象的多种妇科疾患,因本方组方有度,配伍严谨,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被称之为调经之祖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中,在实
报纸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依从性。方法料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
近年来,我国社会市场主义经济的改革在不断深化,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也逐渐呈现出各种专业的合作组织,对于林业发展来说,如何推动林业合作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林业合作组
新型廉价超导体的发现,使科学家们异常兴奋,这种兴奋自从20世纪80年代超导研究全盛时期之后一直所未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