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对标的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面临着经济“脱实向虚”问题的严峻考验。企业过度配置金融资产,导致经营发展偏离主业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需要进一步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是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宽度,随着沪港通交易制度在2014年底的实施,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可以便捷地参与内地股票市场的交易,给我国资本市场和经济运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部分股票被纳入到沪港通名单中成为标的股票,另一部分则为非标的股票,这一渐进式的开放原则将市场中的上市企业自然地分成了两组,从而很好地克服了事件识别误差和内生性等问题,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可靠。鉴于此,本文将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首先研究沪港通对标的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其次探讨代理成本和信息透明度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机制,然后检验股权性质、不可逆投资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二者关系带来的影响,最后分析二者关系在Wind—级细分行业和中、东、西部地区间的异质性。本文的结论如下:(1)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与标的企业金融化之间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即沪港通能够抑制标的企业金融化。(2)沪港通能够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方式抑制标的企业金融化。(3)股权性质、不可逆投资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均能够影响沪港通抑制标的企业金融化。具体地,国有股权和较高程度的不可逆投资使沪港通对标的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沪港通对标的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弱。(4)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能够有效抑制工业、公用事业、能源和可选消费等4个行业中标的企业金融化,对信息技术、日常消费、医疗保健和材料等4个行业标的企业金融化抑制作用不明显。此外,在东部地区,沪港通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在中、西部地区抑制作用不明显。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政府和企业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层面:(1)继续提升资本市场开放程度,注重价值投资者的引入。(2)坚持渐进式开放资本市场的原则,防范化解市场波动风险。(3)加强对境内投资者的投资教育,引导机构投资者参与持股公司的治理。其次,企业层面:(1)健全企业监督管理体系,注重主营业务发展。(2)管理层应当摒弃短视行为,避免过度自信等不良心理。
其他文献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我们摒弃单一高速发展的惯性思维,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升双向开放水平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优化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沪港通”、“深港通”开放后,A股纳入MSCI指数作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的又一代表性事件,标志着我国在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以往多数学者将目光集中于沪港通、深港通等资本市场开放事件的
学位
本文以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冠军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冠军选手戴庐可在比赛中的表现,考察其汉语水平和文化能力,总结其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访谈与叙事分析,探究其成功背后的汉语学习方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够为国际中文教师和汉语学习者提供有益参考。首先,立足于第十九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实录视频,从汉语语言水平、文化知识储备和跨文化能力、临场表现能力三
学位
现代汉语词典中未予收录的量词义项,在语言交际中被广泛使用。与此同时,词典学明确赋予的量词义项,其搭配范畴被未取得量词地位的相近词语所侵占。文章对“摊-滩”“拨-波”“叠-迭”“撮-搓”四组同音易混量词,从历史表现与理论基础相结合的角度考察量词地位明确者的演变历程及理论依据,分析地位不明确者取得量词性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文章共包括六大部分,除结语外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
学位
企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充足的现金流,除了通过自身的经营活动来补充现金流,还离不开外部融资的资金支持。银行是企业获取外部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国有银行居于主导地位的银行体系无疑会造成大量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加之政策的偏好性导向和地域的选择性偏重等造成的信贷配置不平衡等,使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的局限性日益突显,并且造成企业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成本以达成融资目的的不良局面。近年来,随银行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涌现了
学位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实体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存在诸多掣肘,生产成本上升、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给实体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问题。与此同时,金融、房地产及其他虚拟经济领域快速膨胀,高额回报率吸引大量资本流入,实体企业也纷纷投身其中,以至于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虚轻实”、“脱实向虚”的倾向。从微观角度而言,非金融企业热衷于购买金融资产,希望借此获得高额收益,配置金融资产的比例
学位
山东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突破千亿斤,多年居全国第三位,与此同时畜牧业产量、产值等多项经济指标也位居全国前列,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农业是弱势行业,其抗灾能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很弱,因此,需要通过农业保险来分散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帮助农民减少灾害损失。但是由于农业保险准公共物品性、正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性等特性的存在,农业保险无法进行纯商业运营,因此,2006年起,我国
学位
在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中,委托贷款占有重要地位,它为拓展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作为一种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贷款模式,委托贷款对于我国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体系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一笔委托贷款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委托贷款的契约设计,其中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利率、规模、期限等,这也是借贷双方最关注的关键要素,因为委托贷款的借款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其融资渠道受限,通
学位
古人言:“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粮食安全都是安邦定国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战略问题,无论社会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都要确保我国粮食能够基本达到自给自足。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局势动荡、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以及气候变化的挑战都对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在和新冠病毒的长期斗争当中,保障社会经济,打好脱贫攻坚战,切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业生
学位
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金融业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行业,在我国是以银行业为核心的,2006年和2009年我国两次放宽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设立的限制,加剧了银行业的竞争。与此同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现象逐渐显现,由于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外部融资,其最主要的来源是银行信贷,因此银行竞争加剧会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首
学位
2019年12月,武汉某医院上报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后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该病毒扩散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使我国经济在短期内遭受严重冲击,但居民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热情高涨。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疫情前后国内基金市场的表现,进而探究突发性全球卫生事件对基金市场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除此之外,国内外已有许多文献表明,基金经理的个人特征与基金绩效之间有明显关联,但客观生理因素如性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