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气候变化问题既逐步形成了一些主流理念与规则,也在不断膨胀与争论;既被视为全球性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带有国家、集团利益的色彩;既是环境问题,也不断地被赋予政治、经济、哲学、科学技术等因素。总之,气候变化问题已是目前各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重点关切的重要问题。随着哥本哈根会议的黯淡落幕,后京都议定书时代气候变化的谈判何去何从,将是大家无法回避,必须去正视的议题。在此承上启下之际,通过博弈论来研究气候变化国际公约及其谈判进程,能更好地揭开谈判表面纷乱庞杂的面纱,深刻剖析影响谈判的种种因素,指出公约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并为未来谈判的走向和中国在谈判中的策略选择提供一点建议。本文从非合作博弈理论引入,提出非合作博弈在环境公共治理中“零和”的弊端,然后通过气候变化国际公约及谈判实例的佐证,指出了实现“共赢”的合作博弈的必要性及其途径。最后,通过与《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影响气候变化合作博弈的三大具体因素:科技、履约机制和公众舆论,并通过这些影响因素对中国未来谈判的选择给予些许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