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又是困扰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有序推进的一大难题。来自政府统计部门的数据和市场反馈的信息均显示:在中国的制造业领域,传统制造业中的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最不活跃的一大群体,其创新活动覆盖面小、发生频率低,且有创新行为企业的创新绩效也差强人意。作为中国工业经济中占比相当大的组成部分,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不愿参与创新、不敢谋划创新和创新想法远胜于行动的现象,其实质是自主创新动力的显著缺失;缺乏他们的积极、有效的参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难以顺利的实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中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升级的战略构想也无法落实。有鉴于此,本文以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寻求影响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的主导性因素及其作用路径为目的开展研究,力图为改善企业自主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寻求根源性解决之道。论文遵循文献梳理——概念、问题界定——理论推演——研究设计——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技术路线开展研究。绪论部分,作者就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论文研究目标及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本研究的创新性展开介绍。正文部分,首先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加以界定;接着开展现状研究,分析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现状、特征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重点分析和提炼影响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的内外部作用要素及其作用机理,并进一步研究诸动力要素作用于创新动力的基本路径和交互关系,提出研究的基本假设,形成本研究的概念模型;然后,以结构方程模型(SEM)为实证工具,进行相应的变量设计、量表设计、问卷编制及测试,组织大规模企业调查,获取368份有效问卷作为本研究所需的数据源;利用样本数据开展问卷各分量表及因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以及基本的统计分析,判定了样本数据及量表的可利用性;依据设定的研究模型,进行模型的估计、修正和评价,获得了相对较好的最终模型,根据相关估计结果验证基本假设,计算诸动力要素的总效应值,据此提炼出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的主导性影响因素;最后,以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紧扣主导性要素,从政府、行业和企业各层面提出激发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的针对性措施和基本建议。结论部分,论文对研究工作获得的重要成果进行了总结,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做出了分析,并展望了后续研究的方向和重心。在研究中,本文提出了影响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的4大外部动力要素和6大内部动力要素,分别是:政府创新政策、市场需求、市场机制、创新服务体系、创新收益预期、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的创新激励机制、员工的创新意识、企业文化和企业创新能力。经过实证分析和验证,本文确认了10大动力要素作用于创新动力的21条基本路径,并提炼出影响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水平的5大主导性要素,分别是企业外部的创新服务体系、政府创新政策和企业内部的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员工的创新意识。本文研究认为,提升中国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水平,促进其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活动,应从改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方面着手,并将工作重心置于阶段性主导性要素上,将能取得更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