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诗词是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而创造出来的独具光彩的珍品,以其潇洒豪迈和大气磅礴的风格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他的诗词魅力也投射到了国外,得到了国外人士的高度赞誉。迄今为止,毛泽东诗词曾先后在几十个国家被译为数十种文字,英文的译本已经出版了20几种,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伴随着毛泽东诗词英译版本的不断增加,对于毛泽东诗词的英译研究成为众多翻译研究者的课题,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不论是对单个英译本的研究还是多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都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概括和总结发现以往的研究多从字、词,修辞的翻译以及译本的孰好孰坏评价等微观层面进行分析,甚少站在宏观的角度去客观描述每个时期不同译本的特色及其产生的原因。因此本文从翻译规范理论入手,着重分析对比毛泽东诗词的不同英译本。首先从中外译本介绍,单一字、词、句的研究以及不同译本之间的对比研究总结了毛诗英译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再者简要概述翻译规范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此理论与译本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在理论的衬托下发挥出译本的特色;最后通过对比研究着重阐述不同译本在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的限制下对于典故,词牌名,文化意象所表现出的不同翻译特色和策略进行具体分析比较,从而更客观地呈现每一个英译本的翻译特色。经深入研究,本文发现毛泽东诗词的整个翻译活动是受到规范制约的,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规范的制约下,译者从译本选取、翻译背景、翻译遵从到具体的翻译策略都做出了抉择。抉择过程中,译者还受到源语文化、译语文化以及自身个性等多方面的制约从而导致了译本的不同特色,最终映射到自身的翻译策略和风格中。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只有深入了解两国的语言文化冲突,排除自身的情感因素,才能不断寻求相对平衡的状态。总之,没有绝对的最好译本,只有在特定规范限制下表现出的不同译本所表现出的不同特色。本研究借助研究成果,期望能为毛泽东诗词未来的研究乃至中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