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可以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被生物富集并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的健康。但是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并不能很好的预测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因此,如何确定环境中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是环境科学领域里的热点问题。
本文首先对天津市污灌区重污染地区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采样点存在不同程度地污染:As(61.3 mg/kg-122.5 mg/kg)、Cd(1.3 mg/kg-7.9 mg/kg)、Cr(59.9 mg/kg-145.0 mg/kg)、Cu(16.8 mg/kg-99.8 mg/kg)、Ni(35.8 mg/kg-45.8mg/kg)、Pb(22.7 mg/kg-91.3 mg/kg)、Zn(94.8 mg/kg-270.8 mg/kg)、Hg(0.3mg/kg-1.7 mg/kg)。同以往的调查结果相比,Cu、Ni的污染有所降低,Cd、As的污染仍然是比较严重;对重金属在蔬菜中的迁移积累的研究中发现:不同蔬菜对同种金属吸收存在差异,叶类蔬菜(芹菜,柿椒)的富集能力比较强,根茎类蔬菜(萝卜)对三种金属富集能力相对较弱。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差异,与蔬菜的生理特性,生长期长短等因素有关;同种蔬菜对不同金属的吸收存在差异,Cd是高富集元素,Ni则较难被蔬菜吸收;重金属在蔬菜不同器官的分布不同,Ni和Cd的富集相似,在可食部分较少,而Hg则蔬菜地上部分分布较多。采用BCR(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提取方法对土壤中的Cd、Hg、Ni进行形态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Cd的活性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所占比例较高,达70-80%;Hg和Ni中,残渣态占的比重较大分别在60%和70%以上。为了减少蔬菜生理特征之间差异造成的影响,本论文采集了油麦菜共21个样本,使用筛选出的提取剂:M3(Mehlich3)、DTPA(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优化试验条件;在本次的调查采样中发现,60%以上的油麦菜受到Cd的污染,但大部分处于轻污染级别,且M3、DTPA都能够很好的来表征油麦菜中Cd的生物有效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M3=0.92,(p<0.0001),RDTPA=0.88(p<0.0001);100%的油麦菜都受到Hg污染,且都处于重污染的情况,油麦菜中Hg与M3、DTPA提取结果达到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M3=-0.82,(p<0.0001),RDTPA=-0.47(p<0.005),这是因为可提取态Hg增加对植物吸收产生负面影响。测定同一种土壤根际土与表层土中理化性质,研究根际活动对其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土有机质与表层土有机质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根际活动的影响不易改变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在土壤中是比较稳定的部分。土壤根际土与表层土pH差异比较大,一般根际土的pH值比相应表层土的pH值要大。根际活动对CEC的影响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