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血瘀证复合脑缺血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基础研究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l5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中医痰瘀相关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高脂饲料喂养家兔模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在造模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探讨中医“痰”、“瘀”证相关的生物学基础。   方法:新西兰家兔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4、8周后,自耳中央动脉取血分别加入促凝血管,肝素抗凝试管,3.8%枸橼酸钠抗凝试管进行指标检测。分别用酶法测定血脂,旋转法测定血液粘度,微孔滤过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性,磁珠法测定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件分析。   结果:   1.与普通饮食组比较,高脂饮食家兔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2周内迅速增高(p<0.01),4、8周时维持在与2周相近的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2周开始增高,在8周增高更加明显(p<0.01);甘油三脂(TG)增高比较缓慢,在8周时明显增多(p<0.01)。血浆黏度在高脂饮食2、4、8周时显著升高(p<0.05,p<0.01);高、中、低切变率下红细胞变形指数在2、4、8周时均显著降低(p<0.01);   2.TT在2周时降低(p<0.05),4、8周时降低更加明显(p<0.01);APTT在4周时显著降低(p<0.05);   3.相关性分析显示:TC和LDL-C与血浆黏度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变形性及TT呈负相关。TG与血浆黏度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变形性呈负相关。HDL-C与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呈正相关,与红细胞变形性及TT呈负相关。   结论:在高脂家兔造模过程中,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有相关性变化;这些可能反映了中医“痰浊证”与“血瘀证”相关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部分 痰浊血瘀证复合脑缺血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基础研究   目的:建立血瘀证大鼠模型舌象表现评价方法,验证舌象灰度值及舌血氧饱和度等舌象评价方法的可靠性,科学性。建立痰浊血瘀证复合脑缺血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血瘀证相关的生物学基础。   方法:   1.运用双侧颈外动脉结扎的方法,部分阻断舌部供血,造成舌部血液循环障碍,使舌质呈现肉眼可见的颜色紫暗,动态地采集大鼠舌象、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验证舌象评价方法。   2.建立高脂饲料喂养致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空气干燥法致大鼠颈总动脉损伤模型,以及高脂血症复合颈总动脉损伤大鼠模型,于颈总动脉损伤7天、14天、28天,用数码相机拍摄大鼠舌象,然后用Image J软件分析舌象灰度值,组织血氧饱和度仪分析大鼠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酶法测定各组大鼠血脂水平,HE染色法观察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形态,提取大鼠脑微血管,用生化法测定脑微循环,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TNF-α、IL-1β含量。   结果:   1.双侧颈外动脉结扎后,舌质灰度值显著升高和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   2.在颈动脉损伤14天、28天,单纯颈动脉损伤组出现舌暗,在复合组也出现舌暗现象,与对照组比较,舌象灰度值呈显著升高,舌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也呈显著性降低。提示在单纯颈动脉损伤组和复合组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   3.颈动脉损伤7天、14天、28天后,可见单纯高脂饲料喂养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单纯颈动脉损伤组及高脂复合颈动脉损伤组随喂养时间延长出现明显粥样硬化斑块,表现为颈总动脉内膜增厚,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   4.颈动脉损伤7天后,单纯高脂饲料喂养组和复合模型组血脂水平即显著升高;颈动脉损伤14天后,单纯高脂饲料喂养组和复合模型组血脂水平与普通饲料喂养组相比,保持升高状态,单纯颈动脉损伤组血脂水平也显著升高。颈动脉损伤28天后,单纯高脂饲料喂养组和复合模型组血脂仍有指标保持升高状态。单纯颈动脉损伤组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5.在颈动脉损伤14天、28天,单纯高脂组和复合模型组脑部微血管SOD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MDA在复合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28天时呈显著升高。提示复合组在造模28天时,脑部微血管氧化应激显著增强。   6.在颈动脉损伤14天,28天时,复合模型组脑组织SOD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同时,在颈动脉损伤14天,28天时,复合模型组脑实质TNF-α、IL-1β显著升高,而其他各组均无显著变化。   结论:舌象灰度值和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作为检测舌象的方法是客观、定量和可统计的。建立了高脂血症复合颈总动脉损伤大鼠模型,该模型在颈动脉损伤14天时,舌象,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脑部微循环出现较稳定的血瘀证表现,脑实质出现氧化应激及炎性改变。高脂血症复合颈总动脉损伤大鼠模型可以作为中医“痰浊血瘀证复合脑缺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第三部分 痰浊血瘀证复合脑缺血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药物实验研究   目的:以药测证,用活血祛瘀中药姜黄素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高脂血症复合颈动脉损伤大鼠模型进行干预,观察药物对该痰浊血瘀复合脑缺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表征和生物学指标的效应,验证本实验采用的血瘀证病证结合造模方法,为确定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依据。   方法:   实验分两部分进行。   1.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组,姜黄素小(100mg/kg)、中(200mg/kg)、大(400mg/kg)剂量组。对照组每日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每日每只给予高脂饲料,造模同时灌胃给药,连续喂饲28天。   2.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高脂血症复合颈总动脉损伤大鼠病证结合模型组,姜黄素小(100mg/kg)、中(200mg/kg)、大(400mg/kg)剂量组。对照组每日给予普通饲料,其余各组每日每只给予高脂饲料,造模同时灌胃给药,连续喂饲28天。在喂饲14天时,除对照组外,各组用空气干燥法损伤颈总动脉。灌胃给药28天后,两部分实验各组动物分别用数码相机拍摄大鼠舌象,然后用Image J 软件分析舌象灰度值,用组织血氧饱和度仪分析大鼠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用酶法测定各组大鼠血脂水平,用HE染色法观察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形态,提取大鼠脑微血管,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脑微循环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因子-1、血管间黏附因子-1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下丘脑神经肽Y含量,用生化法检测脑组织SOD活性,TNF-α、IL-β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Leptin、TNF-α、IL-β含量。实验结果采用Mean±SE表示,分别使用适合的统计学方法分析。   结果:   1.姜黄素可显著降低复合模型大鼠舌质灰度值,提高舌体组织血氧饱和度。   2.姜黄素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及复合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血浆黏度,显著延长APTT,TT,降低FIB含量。   3.姜黄素能显著降低复合模型大鼠颈动脉内膜/(内膜+中膜)值,降低颈动脉内膜增厚程度。   4.姜黄素可以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及复合模型大鼠大脑皮层微血管内皮细胞E-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因子-1、血管间黏附因子-1表达。   5.姜黄素可以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及复合模型大鼠下丘脑NPY含量,血清Leptin水平。   6.姜黄素可以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及复合模型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   7.姜黄素可以升高复合模型大鼠脑组织SOD含量,降低复合模型模型脑组织TNF-α、IL-1β含量。   结论:活血祛瘀中药姜黄素可以有效改善高脂血症复合颈总动脉损伤大鼠模型的舌质表征,降血脂,改善血瘀状况,降低颈动脉内膜增厚,增高脑组织抗氧化酶能力,减低脑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用药物反证了该复合模型可作为痰浊血瘀证复合脑缺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官厅水库是我国建国后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是我国首都北京的重要供水水源地之一。近年因水质污染被迫退出首都供水。目前北京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目益严重,恢复官厅水库水质,重
学位
期刊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速度加快,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治疗不及时及不规范等原因,其死亡率也逐年上升,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因此早
随着人类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日益加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森林的过度砍伐以及毁林开荒等严重的人为干扰,植被遭受了严重破坏,以致原有的生境片段化或破碎化,从而形成了许多
分析了柱状装药情况下炸药爆轰及其与孔壁的作用过程,并根据分层介质中的波动理论和流体动力学理论,推导并提出了倾斜入射时孔壁初始冲击压力计算公式。 According to the wav
台湾苏铁复合体是苏铁属的一群在形态特征是交叉连续,难以划分的类群,包括台湾苏铁、海南苏铁、葫芦苏铁、念珠苏铁、四川苏铁和仙湖苏铁。本研究采用核单拷贝基因(single-copy
记者的目光应该到全局中找第一,在时间的长河段中,在空间的某一大方位中找第一。这种第一应该是社会纵向或横向的坐标点。 The reporter’s eyes should look for the first
光系统Ⅱ(PSⅡ)是蓝细菌、藻类、高等植物光合作用发生的起始位点,执行电荷分离、电子传递、裂解水并释放氧气等功能。PSⅡ以其高吸收、传递和转化太阳能的特性成为非常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