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村镇发生地震的概率要远高于城市,由于村镇民居在抗震能力方面的不足,历次震害给村镇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按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将存在问题的既有民居全部拆除重建或者让农民新建房屋时舍弃某一种结构形式,不够现实也不够经济,因此对村镇民居进行的抗震加固工作就变得极为重要。针对村镇民居安全的问题,我国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成果的应用并不广泛。本文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68个行政村354户村镇民居建筑进行调研,发现经济的疑惑和思想的不重视是研究成果应用受限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了解了目前我国村镇民居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破坏现象并提出相应加固方法。同时,本文总结归纳了村镇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首先根据村镇民居常见建筑形式和结构体系分别建立了生土结构、木结构和砌体结构的计算模型,并按照8度抗震设防要求增加了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然后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造价的计算,列出了不同情况下造价的对比;最后根据已有计算对比数据,进行了造价对比分析、价值工程理论分析、单因素敏感度分析、费用效益分析、成本效能分析以及其他相关分析,从各个方面分析论证了增加抗震构造措施以后,房屋造价略有增加,但仍在农民的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内;与之相比,房屋抗震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房屋性价比得到提高。本文通过计算分析,得到增加抗震构造措施以后村镇民居提高了安全性,性价比得到提升的结论,在消除农民在进行房屋抗震加固时经济方面的疑惑的同时,为推广“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研究成果和国家新农村建设中农房加固改造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可参考的经济分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