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路由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与系统开发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SLD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Internet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随着网络的演进,在以IP电话、在线购物、视频会议等为代表的实时应用日益繁荣的同时,网络也承载了更多的流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对IP网络的故障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OSPF路由协议中的定时器可以抑制短时间的路由振荡,但当振荡周期大于5秒时无效。由于各种实时业务网络服务质量要求的增加,现有OSPF路由协议的故障处理机制已不能满足需要。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本文的研究课题分析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路由协议OSPF的局限性,研究一种以OSPF协议为控制体的自适应路由控制技术。该技术可以在故障发生后,评估故障对网络的破坏程度,从而对不同的故障采取相应的处理策略,同时会根据当前网络的实际情况,对OSPF协议进行控制,动态地调整其收敛速度,最大程度上减小了故障为网络带来的损失,增强了路由协议的自适应能力。在技术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实现了OSPF路由策略自适应控制技术。该实现遵循高内聚低耦合的软件设计理念,明确定义了模块职责,清晰地设计了模块间的接口。对于模块内部设计,遵循简单高效的原则,努力简化流程进而减轻编码调试的负担。测试过程涵盖了单元测试以及系统测试,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该实现基于OSPF路由策略自适应控制技术的旧版本实现,旧版本在模块划分以及流程设计上的问题在本实现中也得到了修正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OSPF协议的特性与工作原理,深入研究了OSPF协议依靠定时器实现的故障处理机制,提出了这种机制的局限与不足。(2)分析OSPF路由策略自适应控制技术,并对OSPF路由策略自适应控制技术的新版本实现做了详尽介绍。作为对比,本文也与旧版本系统实现作了比较,指出了旧版本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3)在不同的故障场景下,通过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正确性,并作出了测试结果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对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方面的质检舆情监控的意义和必要性,介绍了垂直搜索、信息抽取、中文分词、文本相似度、文本聚类、信息检索等方面的技术现状。研究了信息检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数据传输系统的容量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球电力资源日趋紧俏的今天,如何在满足用户不断激增的带宽需求同时,尽可能降低网络能量消耗已
传统集中式的电信网面临着集中式模式带来的问题。P2P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系统的伸缩性,解决传统模式中的“单点故障”、“性能瓶颈”等问题,目前在互联网领域得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移动化办公的需求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业务拓展到移动终端,力求走上全面信息化的道路。而信息移动发布平台可以使用户通过无线终端方便
电信运营商都拥有各自的运维支撑系统,随着时间的积累、通信系统规模的日益庞大,业务数据、用户数据都会不断积累增加,并且增长十分迅速。怎样从海量的数据中高效地获取我们
要成功设计、控制和管理网络,为用户提供应有的服务质量,就需要了解和掌握网络的内部特性。流量矩阵作为网络流量工程的重要参数,可以为网络规划、拥塞控制、流量异常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