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门用途英语(ESP)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如今它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外语学习的主流活动之一。Wallace(1982)认为专门用途英语词汇是专门用途英语中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对于二语或外语学习者来说,从普通英语学习过渡到专业英语学习,最大的难题就是专业词汇。ESP词汇在ESP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的理解或产出中的根本地位是不能否认的。另一方面,当前的教学趋势强调通过上下文进行词汇的附带或间接学习,且普遍认为让学习者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通过听觉渠道即从口头语言输入中推测生词的意义是最有效的。既然中国环境下的ESP学习者缺乏与英语本族语者直接接触的机会,但现代大学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专业英语学术讲座(ESP学术讲座),那么探讨ESP学习者是否能通过听ESP学术讲座获得ESP词汇知识就显得很有价值。 为达到弄清ESP学术讲座是否真正能让中国ESP学习者获得ESP词汇知识这一目的,作者进行了三次实验,其被试都来自湖南商学院。此实验的理论基础包括Krashen(1985)的输入理论,Nagy,Herman和Anderson(1985)的词汇附带习得假说和Long(1981)的互动假说,且在实验中ESP词汇知识的习得以Paribakht和Wesche(1993)的词汇知识等级量表(Vocabulary Knowledge Scale)为基础(但稍作改动)。 本项研究通过实验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听专业英语学术讲座能使中国环境下的ESP学习者获得ESP词汇知识吗? 2.如果确有词汇知识获得,那么两大不同类型的专业词汇(学术词和专业词)的成绩有区别吗? 3.如果确有词汇知识获得,获得的ESP词汇知识能在长时记忆中保持吗? 4.如果确有词汇知识获得,ESP学习者对讲座的理解程度与他们的ESP词汇知识的获得有何关系? 5.如果确有词汇知识获得,ESP学习者原有的英语听力水平与他们的ESP词汇知识的获得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