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冲击强化TC4钛合金的冲击磨粒磨损行为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C4钛合金凭借其低密度、高强度比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优势而受到各个行业的青睐,广泛应用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医用植入人工关节、汽轮机叶轮等关键零部件上。由于TC4钛合金耐磨性较差,摩擦磨损引起的失效成了这些零部件报废的主要原因。本文针对TC4钛合金零部件在服役过程中易磨损这一问题,在自主研发的冲击磨粒磨损试验设备上,研究了初始冲击动能对激光冲击强化TC4钛合金冲击磨粒磨损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冲击磨粒磨损的演变过程和磨损机制,对比了不同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参数下TC4钛合金冲击磨粒磨损行为的差异,并使用方差分析方法筛选出了能够显著提高TC4钛合金抗磨粒磨损性能的激光冲击强化工艺参数,得到以下结论:1.激光冲击强化处理使得TC4钛合金表层晶粒被细化,晶粒均匀性变差,但没有发生相变也没有产生新的结晶相。强化区域表面产生了微观裂纹和孔隙,发生了塑性变形。随着激光冲击强化次数或激光能量的增加,晶粒细化程度加大,塑性变形更加严重,因此导致试样表层的硬度和残余应力值增加。2.随着初始冲击动能的增加,激光冲击强化试样的冲击接触力峰值、吸收的能量和磨损体积均增加,增加的幅度分别307%、699%和24%。初始冲击动能较小时,磨痕中心呈现为凸起状态,随着初始冲击动能增加,磨痕中心由凸起向凹陷状态转变。3.激光冲击强化TC4钛合金的摩擦界面动力学响应和磨痕特征随着冲击磨粒磨损的演变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当磨损次数从1×10~3次增加到2×10~4次时,磨损接触面积变大,沙粒“缓冲”效应增强。冲击接触力峰值在5×10~3次磨损前显著减小,随后不再发生明显变化。能量吸收率从87.57%增加到了96.74%。磨痕中心由凸起状态转变为了凹陷状态,磨损体积增加了约1815%。4.TC4钛合金在无沙和有沙两种环境下的冲击磨损行为表现出显著的区别。无沙环境下的冲击接触力峰值和冲击返回速度比沙粒环境下分别大了约137.7%和41.2%。沙粒环境下的磨损体积是无沙环境下的68.6倍。无沙环境下的冲击磨损机制主要是剥落、分层、裂纹和擦伤,而沙粒环境下的冲击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沙粒对试样表面的犁耕、微切削、挤压剥落以及沙粒镶嵌进入试样表面。5.TC4钛合金的冲击磨粒磨损行为随着激光冲击强化的工艺参数变化而表现出差异。随着激光冲击强化次数或者激光能量的增加,磨损过程中的冲击接触力峰值和冲击返回速度呈现增加的趋势,吸收的能量和磨损体积呈减小的趋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当激光能量为7 J且强化次数为3次时,强化处理后试样的耐磨性相对于未处理试样得到显著提高,其磨损体积比未处理试样低了约43.9%。
其他文献
随着铁路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列车运行实绩数据得以有效记录并保存,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并构造模型已成为研究晚点问题的必然趋势。此外,结合运行实绩数据对列车晚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将其结果进行直观显示,对于辅助调度决策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荷兰铁路列车运行实绩,对阿姆斯特丹中央站-乌得勒支中央火车站(Asd-Ut)线路的晚点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构建晚点可视化系统对晚点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显示,主要的
随着国内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大规模修建及兴起,作为衔接城市周边交通的重要节点,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已由简单的客运站房发展为由多种城市交通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系统。作为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铁路运输与常规公交之间衔接的协调性对枢纽换乘效率及运输服务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高效的公交换乘衔接系统及合理的公交发车时间安排既可以提高枢纽换乘效率也可以满足旅客更高的出行运输需求。因此本文以铁路与常规公
当今世界,地铁发展迅速,各发达国家中百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大都采取修建地铁的方式来缓解和改善交通紧张状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剧增,交通拥堵的情况出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修建地铁对于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论文首先以牵引计算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单列车运行过程仿真模型;基于移动闭塞列控系统,设计了列车群追踪运行仿真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列车之间间隔的自适
近年来,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持续加快,城市居民的交通需求随之上涨,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引发了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而不合理的客运交通结构导致城市交通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降低,这与我国城市现阶段的交通问题密切相关。本文从交通管理者和出行者两个角度出发,对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进行研究,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阐释了城市客运交通结构的概念以及构成,
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交叉口拥堵问题变得愈来愈严重。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首先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分担率,然后要加强城市交通的管理与控制,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和路网的通行能力。而随着公交车辆的不断增加,交叉口同时出现多个进口道的公交车申请优先的现象越发普遍。为了解决交叉口同时出现多个进口道存在优先申请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以往对于公交优先多申请的研究,选择从先判别优先方向,后通过加入考虑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飞跃式地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之间的串联将会更加紧密,多线换乘站将成为衔接轨道交通的重要载体。而三线换乘站作为多线换乘站的典型代表,对三线换乘站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学者对三线换乘站的研究尚少,亟需对三线换乘客流集散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由于多线换乘站会引发换乘站点客流量激增,易造成站厅内出现拥挤;同时多线换乘站空间结构复杂,乘客选择换乘形式以及分流比例也截然不同,换乘节点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飞速发展,其中地铁作为城市人群出行的主要方式,不仅缓解了交通拥堵,为城市有序发展蓄力,同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地铁到站信息是通过信息终端与乘客进行交互,有提醒乘客到站指引乘客换乘的作用,其交互方式的准确性和简洁性直接影响乘客体验,而现有地铁到站信息提醒仍存在不充分、不明确等问题。本文从乘客出发研究乘客乘坐地铁过程的用户体验,针对乘客获取到站信
小腿假肢对截肢患者而言是其恢复行走功能、补全形体和增强回归社会信心的重要工具。良好的假肢不仅应补偿截肢患者的运动功能,还应满足与患者残肢之间良好的适配性,而小腿假肢的适配性主要由接受腔-内衬套-残肢之间的交互行为决定。只有接受腔与残肢间的压力分布以及接受腔与内衬套之间的摩擦系数合理,才能保证患者佩戴过程的舒适和安全。然而,国内外在接受腔与残肢接触界面的压力分布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模拟仿真,临床研究较
载能手术器械为术后胰瘘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其中高频电刀由于操作简便、手术成本低、止血效果好在临床上的应用最为广泛。高频电刀的机电参数会直接影响止血防胰瘘焦痂的结构,进而影响胰管封闭效果。现阶段相关研究多通过回顾和总结以获取手术器械类型和参数对术后防胰瘘效果的影响,尚缺乏针对高频电刀机电参数影响的深入分析和认识,对临床应用缺乏指导意义。因此,亟需研究高频电刀机电参数对胰腺焦痂及其结构的影响规律,
重庆是一座特大型山水组团城市,主城区面积超过五千平方公里,必须通过超长线路串联不同片区、组团和交通枢纽。而超长线路势必导致不同车站的客流分布极不均衡,内环以内的换乘站、商圈站、对外枢纽、旅游景区以及部分居住办公型车站客流集中度很高。从这些车站的运营现状来看,存在购票、安检、出闸困难,以及站台狭窄、楼扶梯拥堵、换乘不便捷、运能压力大等影响乘客服务水平的突出问题,也给网络化运营的安全保障和效率提升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