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拥有大量的乡村公共空间、丰富的乡村文化和资源,而这些承载村民活动、延续乡土记忆的乡村公共空间正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在乡村建设中所重视的部分,其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经济以及社会价值。2018年3月我国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在2021年2月12号所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乡村经济结构提出指导路线。现今,结合各地资源深入发掘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的乡村文旅产业,推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已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长期战略。当前我国乡村公共空间景观出现与地域文化割裂、使用功能缺失、乡野环境城市化的尴尬处境,使乡村的文旅环境形成了脆弱的循环系统,造成乡村文旅效益和文化价值的流失。乡村公共空间景观作为乡村文化旅游体验的载体,决定了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的内容,提升乡村公共空间景观质量对乡村人居环境的优化、乡村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方面具有实际价值与意义。本文从文旅融合背景下探讨乡村公共空间景观与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关联性,采取文献阅读归纳法、案例研究法、交叉学科学习、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对文旅融合、乡村公共空间景观的相关理论、优秀案例以及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乡村公共空间景观中文旅资源的表达内容以及不同主体的需求,针对乡村公共空间景观提出相应的设计目标及原则,提出了挖掘景观资源、还原景观历史场景、构建乡村文化旅游地景观形象等景观设计方法。最终以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西车村公共空间景观作为实践对象,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通过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方式为指引,以优化乡村公共环境设施、传承优秀文化、为乡村带来实际的社会收益和经济收益为目标,为目前乡村公共空间景观的建设提出针对性的方法,使乡村公共空间景观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为今后乡村与乡村环境的建设提供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