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分类加工能力发展的眼动特点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类的相似观用客体的特征和大脑中的类别表征相比较,然后归到最相似的类别中去这一分类的过程过于简单,在概念问的关系和概念内部特征之间关系的解释上存在不足,忽视了个体在进行分类加工中可能具有的一些更高级的思维活动,所以在其基础上的研究认为分类能力在12岁就进入了平稳发展的阶段。而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分类的理论观,从理论知识的角度弥补了分类相似观的不足,强调了知识在分类加工中的作用,不仅使分类能力发展的年龄段延长而且使知识效应成为分类研究的热点。 对加工过程的研究的共同特征是把研究的焦点从特质分析转移到内部过程的探索上。致力于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刻画心智操作的心理机制。其依靠的主要手段是运用信息加工的过程分析方法,对心智活动的内部过程作尽可能的定量描述。眼动记录法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这一认知加工过程黑箱的透明化。 本研究在分类的理论观的基础上,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探讨分类加工过程中注意的分配、分类能力在加工过程中的发展特点和分类加工过程中的知识效应。 在研究一、二中,选取初中、高中、大学生为被试,记录其完成目标匹配范式下的分类任务的整个眼动过程。分析在首次加工顺序,首次加工,再次加工和整个加工的过程中的眼动模式和发展趋势。在研究三中,选取文科和理科知识背景的大学生为被试,分析在分类任务中不同知识背景学生分类加工过程中的差异,探讨知识效应对分类加工的影响。研究的结论为: 1.目标匹配范式下的分类加工存在不止一个加工阶段,在首次加工阶段,对问题区的注意分配多于对选项区的注意分配;在再次加工阶段,对选项区的注意分配多于对问题区的注意分配;在整个加工过程上对选项区的注意分配多于对问题区的注意分配。 2.青少年分类能力存在显著的年级效应。不论是从分类结果还是从分类加工过程来看,青少年的分类能力并没有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而是随着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的升高而增长。 3.高中阶段为从初中到大学阶段分类能力发展的过渡期。 4.知识背景对分类加工过程有影响,其主要作用于分类加工的首次加工阶段对问题区和选项区注意的分配上,文科学生在首次加工中对问题区分配的注意多于选项区,而理科学生则是对问题区和选项区平均分配注意。
其他文献
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之一,也将是一个较长时期存在的问题。它是涉及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
应用结构理论建立了某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的热经济学模型,通过量化各组件间的生产交互关系、计算各组件的单位(火用)成本,分析了系统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简化合并直接空冷机
2005年10月13日,全国第一届企业商学院院长暨首席学习官年会在北京召开,被邀请出席此次年会的不仅有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可口可乐等跨国公司的培训学院院长,海尔大学、蒙
基于低品位能源利用冷热电联供技术,以常规燃煤电厂排出温度为150℃的烟气为余热利用对象,提出了CO2跨临界循环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分析了膨胀机入口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对系统
本研究基于个人一情境的研究范式,提出了一个有关于团队创新的多层次模型。研究首先检验了中国组织情景中的团队创新氛围的结构,结果显示团队创新氛围具有五因素模型:交流频率,参
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国城市居民对幸福和成功的认知内涵的特性和结构特性,探讨中国的城市居民是通过何种方式将幸福与成功联系在一起。本研究以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的大中城
医学是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的科学,要求从事该职业的人员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素质,必须通过规范的高等医学教育和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来保证医学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
在那么高的温度下,那么漫长的赛道中,裹在厚厚的赛服里一刻不停地跑上9个半小时,这得需要什么样的意志?  又是一年6月,国内越野赛的重头戏环塔拉力赛如约而至。今年的环塔有了全新的发车地——库尔勒的和硕县。然后经鄯善县一路往北在北屯收车,从路线长度来看这是最长的一届赛事。在特殊赛段方面,最大的突破是设置了一个长达602km的马拉松赛段,这是国内长距离越野赛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个。仿佛是为了挑战一下这个史无
本文对硕士研究生应对方式、归因风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1.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成分主要包括情感领域和认知领域,共9个方面。 2.硕士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自2000年以来,在普及信息技术课程、推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