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冠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是组织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的主要生理学抑制剂,在血栓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又一新成员,使传统的RAS系统更加复杂,研究证明ACE2与冠心病密切相关。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中医的传统的诊断方法需要改进,需要注入新的技术和活力。目的:通过检测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ACE2水平,探讨血清PAI-1、ACE2水平与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冠心病病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为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临床确诊并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证实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9例,正常对照组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时收集一般资料、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临床资料,进行辨证分型,其中心血瘀阻31例;痰阻心脉47例,;心肾阴虚33例;阳气虚衰28例。根据CAG结果进行病变范围分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正常对照组30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并收集患者入院相关检查指标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酶谱等,患者术前留取空腹血4ml,所有标本在室温下静置1-2小时待血清析出,然后用离心机离心20min(3000r/min),将上清转移至Ependorf管,放置在-70℃冰箱保存,最后统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PAI-1、ACE2水平。统计采用方差分析、t或t’检验进行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中医辨证分型组、各病变范围组各检测指标的两两比较或直线相关分析。结果:1.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一般资料分析发现,冠心病组除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对照组外,其余指标如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PAI-1及ACE2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TC、TG、ACE2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三支病变组的血清PAI-1、ACE2水平以及年龄、LDL-C、TG、冠脉积分高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组,但只有年龄、冠脉积分有统计学差异;3.ACE2与冠脉积分呈正相关;PAI-1未发现其相关性;年龄与冠脉积分呈正相关;4.在不同性别之间,未发现PAI-1、ACE2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有差异;5.各中医辨证分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相比,TC、TG、ACE2水平高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但各证型间无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1.冠心病组血清PAI-1、ACE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2.血清PAI-1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需综合考虑;3.血清ACE2水平可作为ACS的发病危险因素及检测指标之一;4.血清PAI-1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ACE2水平与冠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需进一步观察;5.中医辨证分型不能评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6.中医辨证分型各组之间,血清PAI-1、ACE2水平无显著差异,不能为冠心病中医现代化辨证分型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