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激活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对脓毒症诱导的炎症反应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shiyij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选择性激活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对脓毒症炎症反应的影响目的:基底前脑(basal forebrain,BF)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在动物不同行为状态下的脑皮层活动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睡眠觉醒的调节、皮层活跃度的改变、学习与记忆等,但BF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在调节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并不清楚。因此,我们采用光遗传学方法选择性激活BF胆碱能神经元,观察对脓毒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使用脑立体定位仪分别将光纤套管埋置于WT小鼠和ChAT-ChR2-EYFP小鼠的基底前脑,术后恢复一周进行后续实验。采用盲肠结扎穿孔脓毒症模型(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将埋置好光纤的WT小鼠和ChAT-ChR2-EYFP小鼠随机分为光刺激组和未光刺激组(光刺激参数:20 Hz/30 ms,刺激时间为15 s),使用473 nm的蓝光激活WT小鼠和ChAT-ChR2-EYFP小鼠BF的胆碱能神经元,随后收集假手术组、WT光刺激组、WT未光刺激组、ChAT-ChR2-EYFP光刺激组、ChAT-ChR2-EYFP未光刺激组小鼠CLP术后3h和12h的血清、脾脏组织上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促炎因子TNF-α、IL-6和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结果:WT光刺激组、WT未光刺激组、ChAT-ChR2-EYFP未光刺激组小鼠CLP术后3h和12h炎症因子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与ChAT-ChR2-EYFP未光刺激组小鼠相比,ChAT-ChR2-EYFP光刺激组小鼠CLP术后3h和12h促炎因子TNF-α、IL-6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而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光刺激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能够减轻脓毒症小鼠的全身炎症反应。第二部分迷走神经参与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对脓毒症炎症反应的调控目的:迷走神经除调节心率、支气管收缩和胃肠蠕动等生理功能外,还可以调节TNF-α、IL-1β等促炎因子的释放。抗炎信号经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到达心脏、肝脏、肾脏和脾脏等器官,随后释放的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与巨噬细胞及其他分泌细胞因子细胞表面的α7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a7 nAchR)结合,抑制细胞促炎因子的合成。但迷走神经是否介导激活BF胆碱能神经元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这一过程仍需要阐明,因此我们通过切断单侧迷走神经的方法观察迷走神经在BF胆碱能神经元对脓毒症炎症反应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对埋置好光纤的WT小鼠和ChAT-ChR2-EYFP小鼠实施左侧颈部迷走神经切除术(left cervical vagotomy,LcVGX),3天后建立CLP脓毒症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WT光刺激组、WT光刺激+LcVGX组、ChAT-ChR2-EYFP光刺激组、ChAT-ChR2-EYFP光刺激+LcVGX组,使用473 nm的蓝光激活(光刺激参数:20 Hz/30 ms,刺激时间为15 s)小鼠BF的胆碱能神经元,随后收集小鼠CLP术后3h和12h的血清、脾脏组织上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促炎因子TNF-α、IL-6的表达。结果:WT光刺激组、WT光刺激+LcVGX组小鼠CLP术后3h和12h炎症因子表达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左侧颈部迷走神经切除对外周炎症反应的调节几乎无影响;前期结果表明,光刺激激活ChAT-ChR2-EYFP小鼠BF的胆碱能神经元能够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6的表达,而实施LcVGX的ChAT-ChR2-EYFP光刺激小鼠炎症因子下降的现象被逆转。结论:迷走神经参与并介导了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的调控,在脓毒症神经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部分选择性激活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调节脓毒症炎症反应的中枢机制目的:激活BF胆碱能神经元通过迷走神经减轻脓毒症的全身炎症反应,但BF胆碱能神经元调节炎症反应的中枢机制并不明确。方法:将埋置好光纤的ChAT-ChR2-EYFP小鼠随机分为两组,ChAT-ChR2-EYFP光刺激组和ChAT-ChR2-EYFP未光刺激组,使用473 nm的蓝光激活(光刺激参数:20 Hz/30 ms,刺激时间为15 s)小鼠BF的胆碱能神经元,刺激3h后进行心脏灌注取脑,将脑组织进行甲醛后固定和蔗糖梯度脱水,最终采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观察核团c-Fos的表达变化。结果:光刺激ChAT-ChR2-EYFP小鼠BF胆碱能神经元后,观察到BF区域出现许多c-Fos 阳性ChAT 阳性双标的神经元。不仅如此,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腹侧部(dorsal motor nucleus of the vagus/ventral part of the solitary nucleus,DMN/SolV)c-F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也增多,但c-Fos 阳性神经元并不是胆碱能神经元。而未进行光刺激的ChAT-ChR2-EYFP小鼠,在BF和DMN/SolV区域几乎没有c-Fos的表达。结论:选择性激活小鼠BF的胆碱能神经元可以兴奋DMN/SolV的神经元,且DMN/SolV处兴奋的神经元是非胆碱能的其他类型神经元。第四部分DMN/SolV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介导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对脓毒症外周炎症反应的调节目的:区分DMN/SolV区域c-Fos阳性神经元的类型,探索DMN/SolV此类神经元参与调节脓毒症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的方法对DMN/SolV区域c-Fos 阳性神经元的类型进行筛选。脾内注射交感神经毁损药物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阻断脾脏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传入,药物注射后12h收集小鼠血清、脾脏组织上清样本,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促炎因子TNF-α、IL-6和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结果:DMN/SolV区域c-Fos 阳性TH阳性神经元占35.2%,而c-Fos 阳性ChAT阳性神经元仅占6.1%,说明DMN/SolV c-Fos 阳性神经元主要是多巴胺能神经元。此前结果已表明,光刺激ChAT-ChR2-EYFP小鼠BF胆碱能神经元导致促炎因子TNF-α、IL-6的表达下降,给予光刺激ChAT-ChR2-EYFP小鼠脾内注射6-OHDA后,这种炎症因子下降的现象被逆转。结论:DMN/SolV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参与了 BF胆碱能神经元对脓毒症外周炎症反应的调节,BF-DMN/SolV-迷走神经可能是脓毒症抗炎效应产生的具体机制。
其他文献
乌克兰作为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于1991年苏联解体后独立。乌克兰独立后,乌克兰政府开始高等教育改革,在大学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思想的倡导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策略,包括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模
目的: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机体免疫稳态的维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证明,OLP患者中该群细胞比例增高,可能参与了
本文从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病后调养三方面论述了医圣张仲景重视脾胃的观点:仲景对待疾病,重视预防,防病重点,在于脾胃。若已发病,则先护脾胃,视其正气盛衰而治,并创立了丰富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随之进行战略性调整,在此背景之下,地方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达成情况,以及将15年作为规划区间的地方土地利用规划是否有效,还
注意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它是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没有注意就不可能有对事物的认识,它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有了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保持他的感觉
回顾日本铝合金制造车辆的历史,着重介绍从2000系(第1代铝合金制车辆)发展到6000系车辆的车体结构与焊接方法的演变过程。
<正>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加强和改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工作,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推进"阳光政府"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会议
本文针对建筑物的框架。框剪结构工程中存在常见的填充外墙渗漏水通病问题,结合笔者多年施工技术工作经验,从材料质量、砌筑施工、扮刷、装饰饰面施工、温度裂缝及不均匀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