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分析健康成人与胃癌患者尿中修饰核苷含量与分布的差别,探讨修饰核苷作为一种反映胃癌细胞增殖状态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50名健康成人和48名胃癌患者尿中假尿嘧啶核苷(Pseu)、尿苷(U)、腺苷(A)、胞嘧啶(C)、5-甲基尿嘧啶(m5U)、次黄嘌呤核苷(I)、1-甲基次黄嘌呤核苷(m1I)、N1-乙酰胞苷(ac4C),鸟苷(G),黄嘌呤核苷(X)、2-甲基鸟苷(m2G)、6-甲基腺苷(m6A)、1-甲基腺苷(m1A)、2,2-甲基鸟苷(m22G)和1-甲基鸟苷(m1G)等15种核苷水平,并应用模式识别法将胃癌患者与健康人进行区分。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其中25名胃癌患者血中的CEA标记物水平,将其与核苷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修饰核苷作为胃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结果:健康人与胃癌患者尿中15种核苷的平均值除m5U外,其余14种核苷的平均值胃癌患者皆高于健康人,而且差别显著(Pseu、m1A、X、m1I、m1G、m2G和m22G P<0.001;I、G、A、ac4C和m6A P<0.01;C、U和m5U P<0.05)。在胃癌患者所测的15种核苷中,C、I、G三种核苷与肿瘤大小正相关(P<0.05),I、G、X三种核苷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所有核苷与肿瘤的远处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胃癌患者各种核苷的增高率分别为Pseu 45%、U 10%、A 35%、C 15%、I 40%、m1I 55%、ac4C 25%、G 20%、X 40%、m2G 47.5%、m6A 17.5%、m1A 55%、m22G 50%、m1G 45%。进行CEA检测的25名患者有3人的血清CEA检测值超过正常值范围(0-5μg/L),分别为7.01μg/L、7.67μg/L和40.45μg/L,仅占全体接受血清CEA检测患者的12%,而应用模式识别方法区别胃癌患者与健康人,胃癌的阳性率可达50%左右,明显优于血清CEA检测。结论:胃癌患者尿中14种核苷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其含量能反映胃癌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对于胃癌的普查与早期珍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将有可能成为早期胃癌患者筛选的重要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