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油乳化(O/W)降黏开采技术在国内外油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效益。但有时会出现乳化转型(W/O),黏度急剧升高,严重影响了乳化降黏的效果,给生产及输送也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从影响O/W乳化原油转型的各种因素入手,用胜利石油磺酸盐(SLPS)配制O/W乳化原油,室内考察了原油组份对O/W乳化原油转型的影响,随着胶质/沥青质含量的增加,O/W乳化原油转型为W/O型的倾向增大,且沥青质的影响远大于胶质的影响,芳香分对O/W乳化原油的转型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了一价金属离子、二价金属离子、pH值等与水质相关的因素对O/W乳化原油转型的影响,在1000~4000mg·L-1的一价金属离子和10.0~12.0的pH值范围内,O/W乳化原油较稳定且不易转型,二价金属离子含量超过0.6×103mg L-1后,O/W乳化原油很容易转型;探讨了油水比、剪切速率、温度、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外界条件对O/W乳化原油转型的影响,含油量高于80%时,易形成O/W型乳化原油,含油量低于50%时,不易形成O/W型乳化原油,低于临界剪切速率(8r s-1的转速)下的O/W乳化原油不容易转型,表面活性剂的对O/W乳化原油的转型具有抑制作用,随着温度升高,O/W乳化原油的稳定性下降,越容易发生乳化转型;对影响O/W乳化原油转型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各种转型因素的影响程度,提出了预防O/W乳化原油转型的对策及措施,为筛选原油乳化降黏剂提供了参考依据;根据不同的水质和原油,研制优选出了稳定性较好的O/W乳化原油降黏剂体系,降黏率超过98%,具有适应性强、不易乳化转型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