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唐诗是中国古典诗苑中的一朵奇葩,代表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唐诗英译可以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Jef Verschueren(维索尔伦)的顺应论是一门较新的语用学理论,从社会、文化、认知等方面对语言交际过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述,是对语言使用的一种综观。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的过程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是语言使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也可以从顺应论的角度去研究。本文从语用顺应论的角度出发,从社会、文化、认知等方面对唐诗英译进行探索性研究,考察唐诗英译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并将其纳入一个统一连贯的框架,以拓宽唐诗英译的发展空间。本文首先对唐诗英译进行简要概述,具体包括唐诗英译的重要意义、发展历史、相关原则理论以及重要流派,论证了唐诗的可译性及其可译性限度。其次,介绍顺应论的理论来源和创新点、关键概念与相关研究。然后,以顺应论为基本框架,采用跨学科移植的方法,阐释顺应论应用于翻译的可行性及其在翻译中的作用,通过分析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过程,论证了翻译过程中选择与顺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论文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与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四个角度出发,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唐诗英译在各个层面上的处理进行了顺应性解释,具体论及了唐诗的措辞、韵律、修辞、语法特征及风格、文化因素等的翻译。顺应论为唐诗英译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益的视角,有利于构建系统连贯的翻译框架,从而提高翻译水平,最大限度地传递中国文化。作者认为,翻译在本质上是译者在不同程度意识的参与下,为达到翻译目的,顺应语言内部和外部语境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跨文化交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