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者人均支出水平的地区差异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omk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经济影响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而且差异突出地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对这一差异的研究,包括对其产生原因及消除措施的研究,是国外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兴趣点,也是尚未很好解决的问题.该文致力于探求经济影响地区差异现象产生的内部机制与作用过程.因为旅游经济影响产生于旅游收入的形成与流动扩散过程,所以差异现象的产生必然也发生在该过程中.该过程有两个阶段:旅游收入的形成阶段和旅游收入的流动扩散阶段.该文从入手点就是第一阶段中决定旅游收入大小的因素之一:旅游者的人均天花费水平.通过对统计数据的研究,发现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旅游者的人均天花费与旅游地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种正相关关系的强弱与旅游者的人均天花费水平的高低呈同向变化趋势.由此推测这一相关关系的存在是因为旅游地之间对旅游消费品的供给能力(包括数量、品种、质量)的差异导致相应的旅游者的人均天花费的地区差异.进一步地分析表明预漏损将向漏损现象转化.该转化过程大致如下:预漏损现象发生,与预漏损量相应对旅游需求量在旅游地转化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推动旅游消费品和资金、土地、劳动等生产要求的价格上涨,诱迫该旅游地从外地输入产品、技术、劳务、资金,从而导致漏损现象的发生.这就证明了旅游供给能力的不足将不仅导致预漏损现象,而且将最终导致漏损现象.因为在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漏损现象被认为是导致旅游经济影响地区差异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该文实际上是找到了漏损现象产生的一个根源,从而为旅游经济影响地区差异找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旅游消费品供给能力的地区差异.从发现预漏现象到证明预漏损现象发生的必然性到证明预漏损现象将引起漏损现象,这实际上是阐明了旅游经济影响地区差异现象产生的一个内在机制.这也正是该文的意义所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越来越要求企业在经营中充分发挥自主经营的优 势,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迫有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但当前绝大部分国有企业面临着
在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高中物理课堂,构建“高效自主、多维互动”的课堂模式.就目前的高中物理课堂而言,总体上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国际知名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并对中国市场进行大规模和强有力的"掠夺",使这些知名品牌的影响迅速地渗透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与行为之中.随着中国经济
在传统的数学答疑教学中很难兼顾学生的多样性也未能达到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在本文中提出微课在数学答疑中的应用模式,兼顾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情况,设
该文着重讨论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上市公司如何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监管机构如何加强对信息披露监管等三个问题,诣在为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实践活动提供基本思路和
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就需要对化学选修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选用适合的、合理的、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化学教学水平.而探究教学模式则是非常适用
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的重视程度也随之提高,这随着而来的便是对于教学方式的不断探索.现如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在我们所看不到的地方正
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活动的核心组成,是决定物理教学活动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点,如何为学生上出一堂高质量的物理课是每个教师都应当钻研的课题.在本文中,笔者从导入、提问、结
该文从讨论会计信息及其价值入手,针对目前中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描述了中国会计信息失真的表面及其危害,系统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该文共分四个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教师要积极贯彻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高效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