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TIMOOR软件的船行波对系泊船安全影响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cy58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舶在水中航行时,由于船体与水体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水面的波动现象即船行波。近年来由于船行波过大引起系泊船撞击码头或断缆事故频繁发生,国内外学者在船行波的研究方面,以理论研究、实船观测试验或室内船摸试验为主,各自提出了特定条件下的理论或经验计算公式,但船行波相关研究成果局限于特定条件下的经验总结,所拟合的经验公式不具有普适性,以上的研究还跟不上我国实际工程应用的需要。除此之外,现行港口工程设计规范中尚无将船行波列为船舶系缆力计算荷载的相关规定;《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虽然提出了港内航行船舶安全航速和安全距离的概念,但未给出相关的量化标准;最新的高速双体客船和超大型货船航行时形成的船行波对系泊船舶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针对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需要,采用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控制变量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公认的OPTIMOOR系泊软件针对船行波对系泊船安全的影响进行较为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以补充船行波列入船舶系缆力计算荷载的数值模拟数据和依据,完善船行波对系泊船舶影响的安全评价指标,进一步提高系泊船舶的安全性,为我国今后码头建设及航道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为目标。通过研读国内、外船行波研究的相关资料,对OPTIMOOR软件采用的船行波计算模型进行理论研究,以流体力学为基础,进一步探讨船舶与水体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波动机理以及波动变化规律,对船行波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利用OPTIMOOR系泊分析软件,研究船行波对系泊船舶安全的影响,提高我国在此方面的数值模拟水平,以船舶运动量、缆绳张力及碰垫撞击力为评价指标实现船行波对系泊船影响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建立系泊系统安全综合评价体系,为主管机关确定安全航速、安全距离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真实、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光接入网的飞速发展,用户数量和带宽需求不断增加,可能需要为同一PON中的用户提供各种直接通信服务,如高清晰视频,电话会议等,而WDM-PON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巨大的带宽以及
商贸流通企业作为沟通生产和消费的行业,互联网对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的人员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现如今,全球已发展至知识经济时代,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在无损检测、人体安检、无线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已经初现端倪。近年来,对光场振幅和相位的调制是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经振幅或相
基于风险的方法在船舶设计和管理领域地位愈加重要。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nazation,IMO)已经着手用目标型标准安全水平法来制订和修改海事公约、规则,并
在2019年中,基于在线机器学习的消费者画像概念被炒的非常火热,因为各大公司如美团,淘宝,京东都使用了该项技术,不但使得消费者获得了更好的消费体验,缩减了购买需要商品所需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人口和机动车拥有量迅速增长,城市道路交通需求大大超过交通供给能力,产生了严重的交通拥挤。交通拥挤收费作为交通需
随着全球船舶大型化的发展,穿越新加坡海峡的超大型船舶也越来越多,为了尽可能减少超大型船舶在新加坡海峡航行过程中的事故数量,保障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对新加坡海峡超大型
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绿色清洁和储量丰富的太阳能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最好的途径。寻找新的太阳能电池材料,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获得高效低廉、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