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测量手术前后颈椎侧位X片融合节段椎间隙前后缘高度(HAB、HPB)、椎体弧度(D值)、颈椎过伸过曲侧位X片角位移(相邻椎体上缘连线的夹角)、水平位移(相邻椎体前后滑移的距离)、计算病程及(按40分法)对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探讨退行性脊髓征下颈椎不稳症前路手术相关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4年-2007年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骨科确诊为退行性脊髓征下颈椎不稳症行颈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42例,对其手术相关因素(病程、HAB、HPB、D值、角位移、水平位移)的数据与疗效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后病人的神经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与术前评分进行t检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颈椎不稳症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为:病程(卡方值=3.9484,概率 P<0.05),HAB(r=0.5132,P<0.01),HPB(r=0.2110,P<0.05),角位移(r=-0.4250,P<0.01),水平位移(r=-0.5026,P<0.01)。D值与手术疗效无相关关系。 结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是治疗退行性脊髓征下颈椎不稳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疗效与患者术前病程有关,与融合节段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角位移、水平位移的改善率有关。脊髓征颈椎不稳症一经确诊应早期手术,而术中保证有效减压、有效的植骨高度和可靠的内固定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