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茸期塔里木马鹿瘤胃内环境和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

来源 :塔里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nsd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生茸期塔里木马鹿瘤胃内环境、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激素水平、纤维素降解酶特性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规律,为不同生茸期塔里木马鹿对饲料高效利用特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5只成年雄性塔里木马鹿为试验动物,根据鹿茸的生长情况将生茸期分为脱盘前期、生茸前期、生茸高峰期、生茸后期和锯茸后期5个期。根据脱盘和鹿茸的生长速度每个试验期间隔20-25d,正试期5d。在整个试验期饲养方式和饲粮组成比例一致的条件下,结果如下所示:(1)塔里木马鹿瘤胃pH值、NH3-N含量在各生茸期无显著差异(P>0.05);瘤胃MCP含量、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随着采食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生茸后期显著高于其余各期(P<0.05),进入锯茸后期后显著降低(P<0.05),恢复到与生茸前期相似水平。在脱盘前期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期(P<0.05)。(2)塔里木马鹿瘤胃CP、OM和ADF的表观消化率随着采食量的增加显著下降,在各生茸期差异均显著(P<0.05),DM的表观消化率在逐渐下降趋势,而NDF的表观消化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DM和NDF的表观消化率在各生茸期无显著差异(P>0.05)。(3)塔里木马鹿血液中维生素D、白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生茸后期显著高于其余各期(P<0.05),进入锯茸后期后显著下降(P<0.05),恢复到与生茸高峰期相似水平;而球蛋白含量呈显著性上升趋势(P<0.05),其中脱盘前期和生茸前期与生茸高峰期和生茸后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血液中雌二醇、生长激素和褪黑激素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在各生茸期差异均显著(P<0.05)。塔里木马鹿从脱盘前期进入生茸后期睾酮含量显著下降,进入锯茸后期后显著升高(P<0.05),随后恢复到与生茸高峰期相似水平;胰岛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各个生茸期无显著差异(P>0.05)。(5)塔里木马鹿从脱盘前期进入生茸后期,瘤胃木聚糖酶、纤维二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及微晶纤维素酶含量显著升高(P<0.05),进入锯茸后期后显著降低(P<0.05)。塔里木马鹿从脱盘前期进入生茸后期,瘤胃木聚糖酶、纤维二糖酶和微晶纤维素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进入锯茸后期后显著降低(P<0.05);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在生茸后期和锯茸后期显著高于其余各期(P<0.05)。(6)在门水平上,不同生茸期塔里木马鹿瘤胃微生物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脱盘前期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余各期(P<0.05),生茸前期、生茸高峰期和锯茸后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除了互养菌门之外,其它菌门在各个生茸期差异无显著(P>0.05)。在属水平上,瘤胃微生物优势菌群为不明拟杆菌属(unidentified-Bacteroidales)、琥珀酸杆菌(Succiniclasticum)和甲烷杆菌(Methanobrevibacter)。除了厌氧弧菌属(Anaerovibrio)之外,其它菌门在各个生茸期差异无显著(P>0.05)。综上所述,瘤胃MCP含量、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饲粮消化率、纤维降解酶活性或浓度均随着采食量增加而呈现显著增加趋势;血液中部分激素含量显著影响到饲料消化率(与雌二醇呈正向变化,与睾酮呈负向变化);不同生茸生理期对塔里木马鹿瘤胃微生物种群结构(除了互养菌门和厌氧弧菌属)无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美国橡胶制造商会(RMA)近日发布的数据表明,2013年美国轮胎市场由于受到进口轮胎的冲击,其轻型车轮胎产量下降。
概要叙述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发展历程,分别从橡胶化学和橡胶物理的角度介绍了橡胶的基本性质.
住友橡胶工业公司近日开发出一种名为“UPNR”(即英文Ultra Pure Natural Rubber的缩写)的高纯天然橡胶。普通天然橡胶,其微粒上覆盖着大量的磷脂和蛋白质,而高纯天然橡胶则基本
随着房地产业的持续高温,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各国房地产税费制度的比较,发现其共同点及各自的优缺点,解析我国现行税费制度,吸取经验,规范现有税制,充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照料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SCL-90对8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及80例老年非痴呆患者的主要照料者进行测查。结果痴呆患者照料者的SCL-90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何处,这已为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很多学者,如彭罗斯、普拉哈拉德、Barton、Grant、Nonaka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形成一些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