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指标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c12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颅内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脑血管疾病中罕见且尚未被充分认识的类型,大约占所有卒中类型的1%。它常发生于青壮年,尤其多见于育龄期女性。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3。近年来,各地区的临床研究发现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较以往有明显的升高。2011年指南提出的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年发生率为2-5例/100万人,而近几年的研究表明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年患病率可能达到12-15例/100万人。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易感因素较多,目前普遍认为与Virchow三要素有关,即血流瘀滞,血管壁的变化和血液组成的变化。危险因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两大类,其中炎性机制被认为与CVT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部分颅内静脉血栓患者临床特点分析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结合既往文献报道,探讨CVT的流行病学特征、可能的发病诱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短期预后情况等,旨在提高人们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达成“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目标。研究对象及方法:纳入2012年至2020年间在珠江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深圳宝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55例。收集、整理并分析所有入组患者的基线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住院天数、出院结局等。结果: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尤其是育龄期女性。发病以头痛为常见症状,多为亚急性起病。血栓位置多见于橫窦、上矢状窦及乙状窦。目前临床治疗以抗凝为主,大多数患者的预后较好。第二部分颅内静脉窦血栓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究颅内静脉血栓患者的炎症指标变化及二者的相关性,寻找一种新的诊断指标,以减少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误诊、漏诊以及延误诊断的发生。研究对象及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收集了 150名具有相似基线特征的参与者(包括90名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和60名对照组)。整理、分析、比较CVT组与对照组的NLR、PLR、MHR、SII水平和临床资料。结果:CVT 组 NLR(3.93[2.27,7.87]vs.1.65[1.31,2.06],P<0.001)、PLR(149.52[98.39,198.82]vs.107.34[83.31,129.47],P<0.001)、SII(382.45[273.51,520.92]vs.896.84[559.89,1591.87],P<0.001)和 MHR(382.45[273.51,520.92]vs.896.84[559.89,1591.87],P<0.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Ⅱ分级(13.136,[5.675,30.407],P<0.001)和MHR分级(382.45[273.51,520.92]vs.896.84[559.89,1591.87],P<0.001)是 CVT 诊断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NLR、PLR、SII和MHR水平可以帮助完成CVT的初步诊断,这或许证实了炎症在CVT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脑卒中发病后半年是患者的黄金康复时期和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已有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病耻感和抑郁两者可能互为危险因素,且两者均与创伤后成长具有内在联系,但仍需进一步验证。因此,针对脑卒中患者病耻感、抑郁、创伤后成长三者相关性的纵向研究缺乏,本研究将对首发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3个月的病耻感、抑郁和创伤后成长水平进行随访观察。研究目的1.了解首发脑卒中患者早期病耻感、抑郁、创伤后成长水平的动态变化
学位
研究背景根尖周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虽然根管治疗可以治愈大部分的根尖周疾病[1-4],但是,由于根管解剖系统的复杂性、根管内甚至根尖孔外存在的细菌生物膜、真性囊肿等因素,导致仍有5%左右的病例需要通过根尖外科手术进一步治疗。根尖外科手术是指通过彻底清除根尖周围的感染组织,使根管内病变物质和根尖健康组织之间形成屏障,阻隔病变组织继续恶化,促进根尖周愈合[5][6]。传统根尖外科手术虽然有一定的
目的:探讨稳定性(牙合)板使髁突就位与稳定后的功能运动的变化。方法:通过髁突位置指示器将正中关系位与最大牙尖交错位差异在垂直向和矢状向,以及水平向位移差分别低于1.0 mm与0.5 mm,选为对照组20名,超过此范围的选为实验组20名。使用SAM电子面弓Axioquick Recorder(Version 1.0Manual),记录下颌最大开闭口、前伸及侧方运动过程中的髁突运动轨迹。以运动学中心为
研究目的:1.羧甲基壳聚糖-锶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2.研究羧甲基壳聚糖-锶复合物对于软骨细胞的生物学功效;3.探讨羧甲基壳聚糖-锶复合物在动物体内的整体疗效。研究方法:1.利用锶离子螯合羧甲基壳聚糖的作用合成羧甲基壳聚糖锶。2.SEM/EDS用于分析羧甲基壳聚糖-锶颗粒微观形态和元素构成;FTIR对锶离子可能结合的官能团进行分析;XRD用于检测羧甲基壳聚糖-锶的化学合成性能。AFM用于检测羧甲基壳
研究目的: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已有研究表明长期的运动锻炼会对大脑的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体相关的认知功能。拳击训练及军事体能训练属于较为特殊的运动方式,目前尚缺乏研究探讨拳击训练及军事体能训练是否会对大脑的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导致认知功能的改变。因此,研究这两种运动方式是否会对大脑结构产生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临床价值。本课题拟通过结构磁共振技术研究拳击运动和军事体能训练是否会对大脑产生刺激,激
研究目的急性脑梗死的病情预测一直是神经科关注的问题,简易有效的预测指标对脑梗死的病情预测有重大意义。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和血小板计数比值(RPR)与急性脑梗死发病及梗死体积的相关性,为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及处理提供一定的帮助。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0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发病7天以内的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所有病例经头颅
学位
目的1.调查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6个月)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根据该模型绘制列线图和初步开发手机应用程序(APP)。2.对构建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6个月)肠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外部验证和临床有用性评价。方法1.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1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伤口造口门诊30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肾假性动脉瘤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肾假性动脉瘤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诊断为肾结石并行PCNL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共365例,其中有11例为肾假性动脉瘤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患者的一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