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胁迫下餐厨垃圾的强化厌氧处理过程与微生态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baow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厨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大,如其处理不当,会滋生大量病菌,造成环境污染与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餐厨垃圾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可带来良好的环境和经济利益,但在厌氧消化中,常会由于餐厨垃圾水解导致反应器中氨浓度升高,从而影响反应体系的稳定性。本研究以餐厨垃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种类生物炭与改性生物炭对厌氧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效能与微生态的影响,并通过采用三种强化措施,即开启循环、投加改性生物炭、循环并投加改性生物炭,探讨了氨氮胁迫下强化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的过程。(1)首先对EGSB厌氧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时进水与出水氮组分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不同有机负荷下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代谢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进水COD浓度增加到10000 mg/L左右,EGSB厌氧反应器对COD去除率稳定在95%左右。在三维荧光光谱(EEM)中,进水与出水中均出现了色氨酸类蛋白物质荧光峰,同时出水中出现了紫外区类富里酸荧光峰,且该荧光峰的强度随着进水COD的浓度增大而增强。出水中溶解态氨氮含量最大,约占出水溶解态氮的70-80%。颗粒态有机氮(PON)含量相比于进水下降约25-33%。提高进水有机负荷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分别从25.50%与24.07%提高到27.52%与25.45%;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丰度则从13.40%下降至5.14%。同时甲烷丝状菌属(Methanothrix)的丰度从30.82%上升到70.25%,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从66.14%下降到14.49%。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分析表明细菌的膜运输和脂质代谢在高有机负荷(OLR)时出现了下降。(2)探究了剩余污泥(SS)、餐厨垃圾(FW)、玉米芯(CC)、甘蔗渣(BG)4种不同基质生物炭对厌氧生物处理餐厨垃圾效能的影响,同时对厌氧污泥的关键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分布以及代谢途径等微生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分别加入4种生物炭后,COD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9.49%、23.16%、29.42%、40.29%。4个厌氧反应器中厌氧污泥的乙酸激酶活性分别为0.40、0.42、0.96、0.98 mmol/(L·g),表明投加CC与BG生物炭促进了餐厨垃圾的厌氧水解酸化过程。厌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EEM谱图显示,添加CC与BG的组中色氨酸类蛋白物质荧光峰的强度要大于其他两组,CC与BG生物炭的添加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结构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BG组中富里酸类物质荧光峰与腐殖酸类物质荧光峰的强度最弱,表明了BG炭的添加能够有效地减少氨氮抑制所导致的微生物死亡。4个厌氧反应器中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为主要菌群,投加BG生物炭促进了变形菌门与厚壁菌门的生长;对于古细菌而言,甲烷杆菌属与甲烷丝菌属为优势种群,SS组的甲烷杆菌属丰度最高(53.48%),而BG组中甲烷丝菌属丰度最高(42.72%)。KEGG功能分析表明古菌及细菌均以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为主;而投加BG与SS生物炭后,微生物膜运输水平得到了提高。(3)继而以甘蔗渣炭作为基质,探讨了铁改性(A)、壳聚糖改性(B)、铁-壳聚糖改性(C)、铁镁-壳聚糖改性(D)生物炭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污泥特性、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反应器最后5天的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95%、85.90%、92.22%、93.29%。表明添加负载铁镁-壳聚糖甘蔗渣炭能提升氨氮胁迫下厌氧反应器对于COD的去除效能。厌氧反应器C与D运行至第10 d时,污泥中辅酶F420含量达到最大,分别为0.44与0.57 mmol/g,这说明在实验运行前期负载金属元素的改性炭可促进辅酶F420的产生。反应器D中的细菌群落结构最为丰富,4个厌氧反应器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优势菌群,绿弯菌门在反应器C中丰度最大达到26.24%。对于古细菌而言,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甲烷丝菌(Methanothrix)占据主要地位,在A、B、C、D反应器中分别占44.03%、49.88%、31.29%、52.01%与38.34%、34.52%、50.9%、35.72%。KEGG功能分析表明反应器D中细菌与古细菌能量代谢为4个反应器中最大。而反应器D中微生物的碳水化合物代谢与膜运输的基因丰度要大于其他组。通过综合分析,选定负载铁镁-壳聚糖甘蔗炭作为后续反应器投加的生物炭。(4)探究了不同进水氨氮浓度对EGSB反应器去除COD与氨氮的影响,进水COD保持在10000 mg/L左右,当氨氮浓度升至1200 mg/L,COD去除率下降到75%左右,且氨氮去除率则只有6%左右。随后采取开启循环、投加改性生物炭、投加改性生物炭并开启循环三种强化措施,结果发现厌氧反应器在每个运行周期的最后5 d 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51%、84.11%与90.03%,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1.74%、11%与12.47%,投加改性生物炭并开启循环能更好地提升氨氮胁迫下厌氧反应器对于餐厨垃圾的去除效能。在每个周期的第30 d时,污泥中蛋白酶含量分别为44.61、42.47、46.24 NH2-N(mg)/mg,辅酶F420含量分别为0.244、0.217、0.267 mmol/g。三个阶段中主要存在的细菌门类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以及Chloroflexi。Proteobacteria是第一阶段中丰度最大的菌群,达到了34.36%,其在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分别占16.68%与21.38%。不同强化措施对于古细菌的影响较大,三个阶段中优势菌属均为Methanosaeta,在第一阶段其丰度为38.98%,在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中分别增长到64.94%与64.01%。KEGG pathway表明,膜运输在第三阶段中的丰度为6.13%,高于第一阶段的5.68%与第二阶段的5.74%,这说明添加改性生物炭并开启循环后能够促进反应器内微生物膜运输的功能。通过KEGG modules分析表明,第三阶段微生物的环境信息处理基因丰度为5.63%,高于第一阶段的5.00%与第二阶段的4.90%;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中,第三阶段的糖苷转移酶类(Glycoside transferases)的基因丰度为三个阶段最大。
其他文献
电芯作为电动汽车动力来源的基础单元,其性能往往决定着整个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为达到电动汽车所需容量和功率,需要多块单体电芯组合形成模组,然而,在形成模组时单体电芯电
随着城市公交快速化运营的发展,BRT的运行效率作为其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指标,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受到交叉口社会车流和信号灯交通管控的影响,BRT在交叉口停车等待绿灯的现象时
焦虑和焦虑障碍被认为和特定的功能脑网络异常有关。功能脑网络异常包括静息态下和任务态下脑网络内和脑网络间的异常。焦虑个体静息态下功能脑网络的异常可能和其广泛且不间断的忧虑心境有关。但以往有关焦虑和焦虑障碍静息态脑网络的研究混杂了多种焦虑障碍且结果并不一致。因此确定焦虑和焦虑障碍静息态脑网络异常的共同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相对的,焦虑个体任务态下功能脑网络的异常则反映了其特定认知功能的异常。基于焦虑的不确
MicroRNAs(miRNAs)已被证明可以调控许多参与各种生物代谢过程的基因在转录后的表达。近年来,随着深度测序及芯片技术的应用,有关miRNA的发现和功能分析的研究在动物界得到广
传统重金属离子检测所用方法很难用于现场检测,繁琐耗时。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GNPs)和模拟酶因其优良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中。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Mb)是甲烷氧化菌限铜培育时向胞外分泌的一种亲铜小肽。本文主要以实验室原位合成的Mb-GNPs为工具,借助GNPs特殊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及高电子传递能力,同时利用Mb能与Cu2+发生特异性结合及Mb
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消费文化崛起,成为吸引游客休闲游憩,提升街区活力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消费文化的滥觞,极易瓦解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地方价值”,肢解街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是评价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标准,行驶平顺性分析是汽车研发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重型牵引车平顺性不良将会导致诸多问题,影响驾驶安全。因此对重型牵引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公路隧道的建设呈逐年增速趋势,与此同时既有隧道洞口段边坡发生病变灾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对隧道的安全运营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必要的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也是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驱体,对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有很大的危害。近年来,我国VOCs排放量呈增长趋势,其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是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储能装置,其相关开创性研究人员荣获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隔膜是锂离子电池各组中成至关重要的部件,主要的作用是隔离正、负极避免内